1 CAN測試
1.1測試說明測試之前需要連接CAN的管腳,將CAN1的CAN_L和CAN2的CAN_L連接,將CAN1的CAN_H和CAN2的CAN_H連接。 1.2測試方法(1)點擊“CAN”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點解“Send”,發送數據,如果成功接收到數據,會在右邊的文本框顯示出來,如下圖:
如果沒有收到數據,則測試失敗,請檢查CAN的管腳是否短接,錯誤如下圖:
(3)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CAN測試。 2 按鍵測試
2.1測試說明總共有4個按鍵,其中一個是復位按鍵,不在按鍵測試范圍。 2.2測試說明(1)點擊“Key”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按下和松開其中一個按鍵(不包括復位按鍵),屏幕會顯示按鍵的號碼和狀態,如下圖:
(3)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按鍵測試。 3 串口測試
3.1測試說明(1)總共有4個串口,測試程序默認選擇Uart2,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他串口。
(2)測試之前需要短接串口的收發管腳,不同的開發板短接的管腳有所不同,對應關系如下圖: (3)這里選擇默認配置,即Uart2,請短接對應的管腳。
3.2測試方法(1)點擊“Uart”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點擊“OpenDevice”打開設備。 (3)點擊”Transfer“發送數據。 (4)如果成功收到數據,右邊的文本框會顯示出來,說明測試成功,如下圖:
如果沒有收到數據,則測試失敗,請檢查Uart管腳是否短接,錯誤如下圖:
(5)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串口測試。 4 SPI測試
4.1測試說明(1)測試之前需要短接SPI的管腳,不同的開發板短接的管腳有所不同,對應關系如下: (2)EK200與測試程序對應的是SPI2;EK314與測試程序對應的是SPI1;根據實際情況短接相應的管腳。 4.2測試方法(1)點擊“SPI”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點擊“OpenDevice”打開設備。 (3)點擊“transfer”,發送數據。如果成功收到數據,會在右邊的文本框顯示出來,說明測試成功,如下圖:

如果沒有收到數據,測試失敗,請檢查管腳是否短接,錯誤如下圖:
(4)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測試程序。
5 I2C測試
5.1測試說明評估板總共有3條IIC總線,每條總線都有設備,測試程序僅僅是列出每條總線的設備而已,其他不做測試。 5.2測試方法(1) 點擊“I2C”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 點擊“ListI2C”,列出所有I2C總線,總共3條,如下圖:
(3)點擊“ListDevice”列出其中一條總線上的所有設備,默認是i2c-0,如下圖:
(4)點擊右邊的下拉菜單,分別列出另外兩條總線上的設備,如下圖:
(5)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測試。
6 GPIO測試
6.1測試說明(1)測試之前需要連接對應的管腳,不同的開發板所連接的管腳有所不同,對應關系如下: (2)測試程序默認選擇的是85、86兩個IO序號,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其他IO序號;所以測試之前需要短接相應的管腳。 (3)測試程序的目的是測試85、86兩個IO序號對應的管腳的輸入輸出功能。 (4)把85的輸出作為86的輸入。 (5)把86的輸出作為85的輸入。 6.2測試方法(1)點擊“GPIO”圖標,啟動測試程序。 (2)點擊黑線左邊的“out”,再點擊“0”,最后點“Confirm”。 (3)點擊黑線右邊的“In”,再點“Confirm”;這時“In”后面會顯示左邊輸出的值,為0。 (4)改變左邊輸出的值,把“0”的溝去掉,選“1”,最后點擊“Confirm”,這時右邊的In后面會跟隨改變,即顯示“1”。說明85的輸出和86的輸入正常。如下圖:
(5)反過來測試,把黑線左邊“out”的溝去掉,改為“In”,然后點擊“Confirm”。 (6)把右邊的“In”的溝去掉,改為“out”,然后點擊“0”,輸出0,最后點擊“Confirm”,這時左邊的“In”后面會顯示右邊輸出的值,即0。 (7)改變右邊的輸出,把“0”的溝去掉,改為“1”,然后點擊“Confirm”,這時左邊的顯示值會跟隨改變,到此說明85、86的輸入輸出正常。如下圖:
(8)測試完成,點擊關閉,退出測試程序。
【下章節為MY-IMX6 Linux-3.14 測試手冊(Qt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