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M晶震 0.1s =100ms =100000US 因為51單片機T0 T1作為16位定時器最大65535 那么 我們用一個16位的T0或者T1 定時50000US 既是50ms 65535-50000=13335 換成16進制3CAF 那么定時器的高字節和低字節位 TH0=3CH TL0=0AFH 這樣T0的溢出時間就是50MS 那么在程序中 我們要用到1S的時間怎么辦呢? 我們定義一個延時中間變量 MS 在T0中段程序中 檢測MS的值 比如 我們要延時1S 那么 1S/50MS=20 則在主程序中定義 MS值為20
在T0的中斷程序中 用 DJNZ MS exit 檢測 MS是否運行了20次 也就是是否延時了1S 沒有到1S 就退出 到了1S 了 就干其他事情 以此類推 要延時 1-99S比如 20S 那么 MS 的值為 400 即400X50MS=20000MS=20S 下面是 示例代碼
;---------------------------------------------- ;名稱:用定時計器T0實現任意秒數延時程序 ;主頻 12M晶震 51系列單片機 ;入口參數 MS T0溢出中斷定義為 50MS 程序中要用到延時時 開T0中斷 并且給MS ;附值 MS=20 時 為1S 以此類推 延時完成后 關T0中斷 ;編譯環境:keil c51編譯通過 ;www.zg4o1577.cn 原創 可以任意修改和作為學習測試用途 ;備注 :在T0的中斷程序中 指令的執行也占用了時間 因此 此程序的定時 并不精確 ;2009-3-31 ;---------------------------------------------
;內存分配定義 T0CZG EQU 3CH ;定時器0初值高字節 T0CZD EQU 0AFH ;定時器0初值低字節 ms EQU 59H yszt bit 7fh ;延時狀態 ;--------------------------------------------
ORG 0000H aJMP MAIN org 0003h ;lJMP in0zd org 000bh lJMP t0zd org 0013h ;lJMP in1zd org 001bh ; ljmp t1zd org 0030h ;---------------------------- MAIN: setb yszt clr tr0 ;關T0 setb ea ;CPU開中斷 ;---------------- ;程序段 ;------------------ mov ms, #20 setb tr0 ; 這里運行了指令 延時時間應該+1 jb yszt, $ ;原地踏步 等待延時完成 YSZT 延時狀態標志位 在T0的中斷程序里面控制 為1則沒有延時完 為0則表示延時完畢 CLR TR0 ;延時完畢 關T0 ; ------------------------------------ ; 延時完畢 ,要放的程序段 ; ;------------------------------- ;--------------------- ;程序段 ;------------------- ajmp main ;------------------------------------------------- ;定時器T0中斷服務子程序 ;入口參數 MS ;出口參數 YSZT 延時狀態標志位 ;------------------------------------------------- t0zd:
MOV TH0, #T0CZG ;重裝初始值 MOV TL0, #T0CZD PUSH ACC PUSH PSW DJNZ ms, exit ; MS未到0 退出 clr yszt ; 延時完成 MS里面的值已經剪到0 清延時狀態標志位 退出 exit: POP PSW POP ACC RETI END
代碼寫完了 不過在T0的中斷程序的執行中 判斷是否延時時間到的過程中 其實也占用了時間 LZ 如果只是 去抖動 或者是 顯示部分動態掃描要用到延時的話 完全可以用標準的 2重循環 就夠了 比如 延時1MS DELAY1ms: MOV R0,#2 Y1: MOV R1,#250 DJNZ R1,$ DJNZ R0,Y1 RET
[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9-4-2 13:42:25編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