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基礎,音調:不同音高的樂音是用C、D、E、F、G、A、B來表示,這7個字母就是音樂的音名,它們一般依次唱成DO、RE、MI、FA、SO、LA、SI,即唱成簡譜的1、2、3、4、5、6、7,相當于漢字“多來米發梭拉西”的讀音,這是唱曲時樂音的發音,所以叫“音調”,即Tone。把C、D、E、F、G、A、B這一組音的距離分成12個等份,每一個等份叫一個“半音”。兩個音之間的距離有兩個“半音”,就叫“全音”。在鋼琴等鍵盤樂器上,C–D、D–E、F–G、G–A、A–B兩音之間隔著一個黑鍵,他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全音;E–F、B–C兩音之間沒有黑鍵相隔,它們之間的距離就是半音。通常唱成1、2、3、4、5、6、7的音叫自然音,那些在它們的左上角加上﹟號或者b號的叫變化音。﹟叫升記號,表示把音在原來的基礎上升高半音,b叫降記音,表示在原來的基礎上降低半音。例如高音DO的頻率(1046Hz)剛好是中音DO的頻率(523Hz)的一倍,中音DO的頻率(523Hz)剛好是低音DO頻率(266 Hz)的一倍;同樣的,高音RE的頻率(1175Hz)剛好是中音RE的頻率(587Hz)的一倍,中音RE的頻率(587Hz)剛好是低音RE頻率(294 Hz)的一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