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5408|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linux-arm開發環境簡單配置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36618 發表于 2012-3-19 17: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關于linux-arm開發環境簡單配置是ARM學習的第一步,很多初學者會在這問題上糾結很久都不能配置好開發環境。推薦大家看一下韋東山視頻,講得很詳細,代碼基本上都會給你解釋(很多視頻都不會給你解釋),適合初學者。

fedora8開發環境簡單配置

linux-arm開發環境簡單配置

Window上:

安裝終端軟件 SecureCRT,putty等

安裝ftp軟件 cutftp等

配置串口工具 超級終端

安裝tftp服務,也可以使用linux上的tftp。

linux上:

1,ssh

默認情況下,ssh在fedora8下應該是安裝的,那么就無需安裝了。

可以如下查詢:

rpm -qa openssh

如果顯示openssh-4.7p1-4.fc8一類的信息表示安裝了,如果沒有顯示,那就直接使用yum install openssh直接安裝即可。

然后需要在Firewall把ssh的端口開放。也可以直接修改 /etc/sysconfig/iptables, 在其中加入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即可

然后 # service sshd restart 重啟即可。

2,vnc

切換到root用戶

# yum install vnc-server 安裝

# vim /etc/sysconfig/vncservers

加入

VNCSERVERS="1:misswhile"

VNCSERVERARGS[1]="-geometry 1024x768 -depth 16" 等

加入密碼如下:

 $ vncpasswd

 $ Password:

 $ Verify:

啟動服務 #service vncserver start

修改 ~/.vnc/xstartup,使支持窗口

twm & 注釋掉

加入

exec gnome-session & 

開放端口:iptables 加入   -A RH-Firewall-1-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5901 -j ACCEPT

重啟服務即可。

3,samb

# yum -y install samba

# yum -y install samba-client

# yum -y install system-config-samba

# chkconfig smb on

然后 Desktop -> System Settings -> Administration-> Samba 設置共享的目錄 和用戶,讀寫屬性等即可。

4,tftp  過程和上面都大同小異...

5,nfs 安裝過程一樣,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開放好幾個端口,否則無法網絡掛載,如果對安全沒特殊要求,那就關閉防火墻即可。

完成以上這些步驟,在Windows上通過網上鄰居訪問linux的samba文件夾,進行文件的編輯拷貝等。

在Windows上通過putty,SecureCRT,VNC client等訪問控制linux主機了。

在Windows上通過各終端在linux上交叉編譯u-boot,linux kernel,制作根文件系統等

arm開發板可以使用網絡掛載linux上的根文件系統等。

當然,其實只用一臺linux主機即可完成,不過通過對于linux上編輯工具不太熟悉的時候,通過Windows也工具也不錯。:)

Ubuntu開發環境簡單配置

一、中文環境設置

1. 設置 ubuntu 中文現實

點擊最上面菜單 的 系統 -> 系統管理 -> 語言支持(英文菜單則是 System -> Administration ->Language Support),在列表中選擇 Chinese 條目。同時將默認語言修改為 Chinese(中國) ,按確定關閉設置程序。

2. 配置字體 sudo fontconfig-voodoo -f -s zh_CN

3. 安裝 fcitx 輸入法

    sudo apt-get install im-switch libapt-pkg-perl fcitx

    sudo im-switch -s fcitx

4. PDF 瀏覽器 sudo apt-get install acroread

二、ubuntu 開發環境設置    

1. 安裝 C/C++的 Man 手冊,。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dev

2. 安裝 gcc,g++,make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3. 安裝頭文件和庫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6-dev libstdc++6-4.0-dev

4. 安裝 libncurses5-dev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5. 安裝 gdb 調試器

    sudo apt-get install gdb

6. 安裝安裝圖形界面 ddd 調試器

    sudo apt-get install ddd

7. 安裝 automake 工具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make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conf

    sudo apt-get install autogen

*autoconf 是一個用于生成可以自動地配置軟件源代碼包以適應多種 UNIX 類系統的 shell 腳本的工具。

*automake 是一個從文件 Makefile.am 自動生成 Makefile.in 的工具。

8. 安裝 indent    sudo apt-get install indent

    調整 C 原始代碼文件的格式。

    sudo apt-get install libtool

    GNU libtool 是一個通用庫支持腳本,將使用動態庫的復雜性隱藏在統一、可移植的接口中。

9. 安裝文檔

    sudo apt-get install binutils-doc cpp-doc gcc-4.0-doc gcc-doc glibc-doc libstdc++6-4.0-doc stl-manual

cpp-4.0-doc

10. 安裝編輯器

    sudo apt-get install emacs21

三、ubuntu 文件共享、傳輸設置   

1. 配置 tftp

(1)安裝程序    sudo apt-get install tftp tftpd

 前者是客戶端,后者是服務程序。

tftp 是要 inetd 來控制的, ubuntu 或 debian 類的系統,默認是沒有安裝 inetd 的,安裝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netkit-inetd

(2)在/目錄下建一個 tftpboot, 把屬性改成 777。

    cd /

    sudo mkdir tftpboot

    sudo chmod 777 tftpboot

(3)修改/etc/inetd.conf

    tftp dgram udp wait nobody /usr/sbin/tcpd /usr/sbin/in.tftpd /tftpboot

(4)重新加載 inetd 進程

    sudo /etc/init.d/inetd reload

(5)測試

    在/tftpboot 文件夾下新建立一個文件

    touch aaa

    進入用戶文件夾

    cd /home/user1/

    tftp localhost

    tftp> get aaa

2. 配置 Samba

(1)安裝 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2)創建和配置共享文件夾

   mkdir /home/user1/share

   chmod 777 /home/ user1/share

(3)備份并編輯 smb.conf 允許網絡用戶訪問

   sudo cp /etc/samba/smb.conf /etc/samba/smb.conf_backup

   sudo gedit /etc/samba/smb.conf

找到 security = user

替換為

   # security = user

   security = user

   username map = /etc/samba/smbusers

找到

   workgroup = MSHOME

替換為

   workgroup = WORKGROUP

   display charset = UTF-8

   unix charset = UTF-8

   dos charset = cp936

在最后添加:

   [winshare]

   comment = Shared Folder with username and password

   path = /home/user1/share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

   valid users = network

   create mask = 0700

   directory mask = 0700

   force user = nobody

   force group = nogroup

   avail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4)添加 network 這個網絡訪問帳戶

代碼:

   sudo useradd network

   sudo smbpasswd -a network

   sudo gedit /etc/samba/smbusers

添加:

   system_username = “shijian”

   network = "network"

(5)重啟 samba

   sudo /etc/init.d/samba restart

這樣就可以在其他 windows PC 下訪問本機 ubuntu 的共享

(6)ubuntu 訪問其他 windows 的方法

使用快捷鍵 ALT+F2.

輸入"smb://IP 地址",回車

3. 配置 NFS

(1)安裝 NFS

Debian/Ubuntu 上默認是沒有安裝 NFS 服務器的,首先要安裝 NFS 服務程序:

   sudo apt-get install nfs-kernel-server

(安裝 nfs-kernel-server 時,apt 會自動安裝 nfs-common 和 portmap)

(2)配置/etc/exports

NFS 掛載目錄及權限由/etc/exports 文件定義

將/armsys2440/root 目錄讓 192.168.0.*的 IP 共享, 則在該文件末尾添加下列語句:

   /armsys2440/root 192.168.2.*(rw,sync,no_root_squash)

或者:   /armsys2440/root 192.168.0.0/24(rw,sync,no_root_squash)

運行   sudo exportfs -r

更新運行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restart

重啟 nfs 服務

(3)測試 NFS

可以嘗試一下掛載本地磁盤(假設本地主機 IP 地址為:192.168.0.1,將/home/zp/share 掛載到/mnt)

   sudo mount -t nfs 192.168.0.1: /armsys2440/root /mnt

運行 $ df 看看結果   sudo umount /mnt

可以使用一定的參數:

   mount -o nolock,rsize=1024,wsize=1024,timeo=15 192.168.2.130:/tmp/ /tmp/

(4)客戶端掛載遠程共享   mount -t nfs 192.168.0.***:/home/***/share /mnt/share

4. 配置 minicom

安裝 minicom

   sudo apt-get install minicom

四、交叉編譯環境設置

安裝交叉編譯器

   sudo mkdir /us r/local/arm

   cd /user/local/arm

   sudo tar zxvf /home/usr/arm-linux-toolchains.tgz

請在執行完成后查看是否存在/usr/local/arm 文件夾。

把交叉編譯器的路徑加入到 PATH,以方便使用:

   sudo vi /etc/bash_bashrc

加入如下代碼:

   if [ -d /usr/local/arm ] ; then

   PATH=/usr/local/arm/2.95.3/bin:"${PATH}"

   fi

五、uboot

    uboot,內核,文件系統

   1. uboot 編譯

建立 armsys2440 目錄,將光盤中的 Linux / u-boot / uboot.tar.gz 拷貝到 armsys2440 下,并解壓縮:

   cd /armsys2440

   tar xvzf uboot.tar.gz

得到 uboot 目錄,如果你需要編譯它,按照以下步驟:

   cd uboot

   make distclean

   make smdk2440_config

   make

    2. 內核編譯

(1)解壓

   cd armsys2440

   tar xzvf /mnt/cdrom/linux/kernel/kernel-armsys2440-xxxxxx.tgz

(2)配置命令行如下:

   cd /armsys2440/kernel2440

   make menuconfig

(3)編譯

命令行如下:

   make clean

   make dep

   make zImage

編譯結束后將在 kernel/arch/arm/boot 和/tftpboot 目錄下得到 linux 內核壓縮映像文件:zImage。

 3.文件系統

新建/armsys2440/root 目錄,將光盤中 Linux/rootfilesystem/ root_armsys2440_0.1_yaffs.tgz 壓縮文件拷貝到這個目錄下,然后再解壓縮,得到根文件系統所需要目錄。將 root_armsys2440_0.1.tgz 壓縮文件更名為 root_armsys.tgz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ID:38400 發表于 2012-4-26 07:35 | 只看該作者
剛開始學,先做個記號,謝啦!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草中文网 | 日韩av黄色 | 欧美偷偷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成人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 欧美 日韩在线 | h在线免费观看 | 欧美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色婷婷久久99精品91 | 欧美mv日韩mv国产网站91进入 | 欧美日韩黄色一级片 | 狠狠涩| 特黄特黄a级毛片免费专区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自产在线 | av在线播放免费 | 色综合久久久久 | 免费看国产一级特黄aaaa大片 | 三级视频网站 | 色五月激情五月 | 断背山在线观看 | 草比网站 |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 欧美一区二区 | 四虎影视在线 | 久久不卡 | 国产综合在线视频 | 天天综合久久 | 欧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久草成人| 欧美成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av黄色在线播放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色专区 | 91极品欧美视频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在线看av的网址 | 免费色网址 | 亚州精品天堂中文字幕 | 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