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容器,通常簡稱其容納電荷的本領為電容,用字母C表示。定義1:電容器,顧名思義,是‘裝電的容器’,是一種容納電荷的器件。英文名稱:capacitor。電容器是電子設備中大量使用的電子元件之一,廣泛應用于電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濾波,調諧回路, 能量轉換,控制等方面。定義2:電容器,任何兩個彼此絕緣且相隔很近的導體(包括導線)間都構成一個電容器。 許多電容使用者都會想當然的選擇最高級的電容,比如電容容量越大越好、越貴的越好。其實不然,一句話,沒有最好的電容,只有最合適的電容。 好的電容如果使用和搭配不當,結果只能是浪費了資源帶壞了品質。所以在一味追求最求高價電容,而忽略電路設計的合理性,這是一個使用者對電容使用極大的誤區。 電容與電容器不同。電容為基本物理量,符號C,單位為F(法拉)。 通用公式C=Q/U平行板電容器專用公式:板間電場強度E=U/d ,電容器電容決定式 C=εS/4πkd 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數碼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越來越快,以平板電視(LCD和PDP)、筆記本電腦、數碼相機等產品為主的消費類電子產品產銷量持續增長,帶動了電容器產業增長。 如果一個二端元件在任一時刻,其電荷與電壓之間的關系由u-q平面上一條曲線所確定,則稱此二端元件為電容元件。 介紹: “電容元件”是“電路分析”學科中電路模型中除了電阻元件R,電感元件L以外的一個電路基本元件。在線性電路中,電容元件以電容量C表示。元件的“伏安關系”是線性電路分析中除了基爾霍夫定律以外的必要的約束條件。電容元件的伏安關系是 i=C(dv/dt),也就是說,電容元件中的電流,除了電容量C以外,與電阻元件R不同,它不是取決于電壓v本身,而是取決于電壓對時間的變化率(dv/dt).電壓變化愈快,電容中的電流愈大,反之則愈小。據此,在“穩態”情況下,當電壓為直流時,電容中電流為零;當電壓為正弦波時,電容中電流也是正弦波,但在相位上要超前電壓(π/2);當電壓為周期性等腰三角形波時,電流為矩形波,如此等等。總的來說,電容中的電流波形比電壓變化得更快,含有更多的高頻成分。 集總參數電路中與電場有關的物理過程集中在電容元件中進行,電容元件是構成各種電容器的電路模型所必需的一種理想電路元件 電容元件的符號與特性曲線
電容元件的符號與特性曲線圖.png (37.82 KB, 下載次數: 144)
下載附件
2018-10-30 13:38 上傳
電容元件是一種表征電路元件儲存電荷特性的理想元件,其原始模型為由兩塊金屬極板中間用絕緣介質隔開的平板電容器。當在兩極板上加上電壓后,極板上分別積聚著等量的正負電荷,在兩個極板之間產生電場。積聚的電荷愈多,所形成的電場就愈強,電容元件所儲存的電場能也就愈大。 其特性曲線是通過坐標原點一條直線的電容元件稱為線性電容元件,否則稱為非線性電容元件。 線性時不變電容元件的符號與特性曲線如圖(c)和(d)所示,它的特性曲線是一條通過原點不隨時間變化的直線,其數學表達式為q=Cu。 式中的系數C為常量,與直線的斜率成正比,稱為電容,單位是法[拉],用F表示。 基本性質 電容元件具有兩個基本的性質: (1)電容電壓的記憶性 從式可見,任意時刻T電容電壓的數值uC(T),要由從-∞到時刻T之間的全部電流iC(t)來確定。也就是說,此時刻以前流過電容的任何電流對時刻T 的電壓都有一定的貢獻。這與電阻元件的電壓或電流僅僅取決于此時刻的電流或電壓完全不同,我們說電容是一種記憶元件。 幾種電容款
電容拼圖.jpg (136.57 KB, 下載次數: 141)
下載附件
2018-10-30 13:37 上傳
(2)電容電壓的連續性 從例7-2的計算結果可以看出,電容電流的波形是不連續的矩形波,而電容電壓的波形是連續的。從這個平滑的電容電壓波形可以看出電容電壓是連續的一般性質。即電容電流在閉區間[t1,t2]有界時,電容電壓在開區間(t1,t2)內是連續的。這可以從電容電壓、電流的積分關系式中得到證明。 還有很多使用者認為電容容量越大越好。眾所周知,容量的大小代表著電流補償能力的強弱,但是電容容量增大不可避免帶來電容體積增大問題,可能導致電容空氣流動性能減弱使得散熱性降低。更重要的是由于寄生電感的存在,當頻率超過放電回路中諧振時,阻值會迅速增加,使得電容放電能力減弱。所以電路中的電容容量都有一個參考值,并不是多多益善啊! 還有一些使用者雖然有一定的電容知識,但并不夠專業全面,也會存在一定的選擇誤區,其中包括ESR越低越好和并聯越多電容越好,這些都是不對的。總得來說,選擇電容還是應該考慮電路再去選擇合適的電容。 怎么樣同過我的介紹你們有收獲沒呢?
7.png (246.38 KB, 下載次數: 141)
下載附件
2018-10-30 13:40 上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