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操作系統是由KEIL公司(現在已經被并入ARM公司旗下)開發并進行升級維護的
由于大家都比較關心這個問題,所以把這個問題放在第一章簡單的說說。這里分為六個方面跟大家進
行說明。
1.1 移植的難易程度
1.2 上手難用程度
1.3 實時性
1.4 RTX 完整的中間件
1.5 升級到MDK5.XX版本后調用更方便
1.6 當前流行的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
移植的難易程度
如果不打算看RTX的源碼,或者說以源碼的形式展現在MDK工程里面。 RTX的移植應該是所有RTOS里面移植最簡單的(與embOS,uCOS 和FreeRTOS比較),用戶只需在MDK里面使能即可使用:
上手難易程度
KEIL官方有一句話說的非常好,基本每個中間件都這種類似的話。
The library handles the low-level USB requests without the need to write the hardware layer code. Developers can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s request rather than concentrating on the specialties of the USB protocol。
我們推出這些中間件的目的就是讓客戶不必為移植協議和底層驅動而煩惱,所有的這些我們都已經寫好,用戶只需關注應用即可。實際的測試中的確是這樣的。
實時性
這里僅說說反映RTOS 實時性的其中兩個重要指標。 一個是中斷延遲時間,另一個就是任務切換時間,因為使用CM3 或者 CM4內核,RTX 系統可以實現零中斷延時,也就是跟裸機情況是一樣的。其它4款RTOS都無法實現達到這個性能指標。中斷延時時間方面,RTX完勝。
下面就是任務切換時間的比較:
測試條件 :STM32F103VET6,Cortex-M3 內核,72MHz,
軟件用的MDK4.54, 1級優化。
測試10000 次,2ms 測試一次,然后求平均。
從上面的測試可以看出,RTX 的優勢很明顯,其實除了任務切換時間外,信號量,事件標志,消息郵箱的實時性都比其它4款 RTOS 的強勁。
RTX有完善的中間件
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條,RTX 有完善的中間件,RL-FlashFS,RL-USB, RL- TCPnet。這些中間件使用也是可以快速上手,這就是優勢。更重要的是,RL-FlashFS(支持nandflash,帶擦寫均衡,壞塊管理和 ECC)和 RL-USB也穩定好用,KEIL 官方提供了在各種處理器平臺下完整的驅動,用戶只需添加后即可使用。
TCPnet 還沒有測試過,這里貼一個TCPnet 支持的功能截圖,功能比較完善:
升級到MDK5. X版本后調用更方便
如果大家使用的是MDK5.XX版本的話,RTX及其中間件的使用更加簡單。只需在MDK5的 RTE環境中添加即可使用。 只不過到了MDK5 版本后, RTX 有了個新的名字叫 CMSIS-RTOS RTX,這個是ARM官方在RTX 的基礎上加了一層封裝,后續的版本也不再單獨發布 RTX了,而是發布 CMSIS-RTOS RTX。 鑒于此,教程中是采用的MDK4系列的最后一個版本 MDK4.74里面的RTX。
RTX 在全球的嵌入式市場分析報告中一直名列前茅, 下面分別是2013,2014和 2015年度全球嵌入式市場分析報告中占有率排名,占有率低的未上榜。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共523頁):
安富萊_STM32-V4開發板_RTX教程.pdf
(10.76 MB, 下載次數: 570)
2018-10-15 17:5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