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707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建模與仿真設計論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326536 發表于 2018-9-13 1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課題名稱    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建模與仿真  
摘 要
    相比于傳統使用的電機,永磁同步電動機(PMSM)具有著比較高的工作效率、比較高的力矩慣量比、比較高的能量密度和環保節能等優越特性,所以對永磁同步電機進行控制調速方面的研究有著相當重要的意義。由于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會受到一些擾動,使電機的轉速偏離原來的額定轉速,所以我們通過在對他數學模型的分析基礎上,我們把電機的轉動速度偏差e和轉動速度偏差變化率de/dt作為是輸入的變量,利用Matlab Simlink模塊建立了系統的仿真模型,來使得系統自動調節電機的轉速使其保持在額定轉速。本文通過分別對經典PI控制調速系統和模糊PI控制調速系統進行了詳細的仿真實驗分析對比。從仿真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使用模糊智能的PI控制調速系統不僅具有響應速度的迅速、無超調量、抗擾性能好、能更好地提高永磁同步電機的調速系統的動態和靜態特性,而且還在非線性因素對系統的干擾方面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1 緒論              1
1.1 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1
1.2永磁同步電機國內外現狀及水平              1
1.3永磁同步電機的應用前景              2
2 永磁同步電機系統原理              4
2.1 永磁同步電機基本組成              5
2.2 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              6
3永磁同步電機控制調速方法              8
3.1 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8
3.2 經典PI控制調速原理              11
3.3 模糊PI控制調速原理
4 Matlab建模與仿真設計
4.1 matlab軟件介紹5
4.2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
5仿真結果與分析              20
6 總結              25
參考文獻              26
附錄              28
致謝              29
1 緒論
1.1 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由于永磁同步電動機具備制造結構簡單可靠、占地空間體積小、工作效率比較高、電磁機械轉矩的電流比大、轉動慣量小、節能環保和比較好散發出熱量以及維修保護等很多良好特點。我們國家是一個有著豐富的稀土資源的國家,特別是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使得現在的永磁材料價格也在不斷地降低,而且永磁材料的磁性也在不斷地提高,以及現在新型的永磁材料的也不斷涌現,在不久的將來,永磁同步電機使用將一定會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良好機會,而且其應用的范圍也在不斷地擴張變大。
尤其是像在一些工農業的生產、航天導彈、衛星航空、國防工程和日常的生活等場合得到廣泛的應用。對于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的研究,我們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能夠在研發探索過程中,尋找出一種最優化的控制方法,以便于我們以后能夠很好地掌握和使用永磁同步電機。雖然永磁同步電機的調速控制技術目前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各種控制調速技術的應用也正在逐步成熟中,比如經典PI控制、模糊PI控制、SVPWM、DSP控制方法等都在實際工程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但是,在實際工程使用過程當中,各種調速控制方法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之處,比如說低速特性不夠達到期望的結果,有些過多地依靠了電機的參數等等問題。因此,通過將各種調速方法進行對比,對這些控制調速策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選擇出最優化的控制調速方法就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1.2 永磁同步電機的國內外現狀及水平
我們國家自從1970年之后就開始著手于關注和探索永磁電機控制調速方向的技術,主要的研發力量集中在全國重點院校和中科院研究開發工作點,以工農業、軍事航天為主要研究方向。比較著名的研發地點是上海的機床所、北京的微特電機研究所、中科院武漢自動化所等。1980年之后開始進入軍工、企業生產領域,直到1999年,我們國家自己生產的永磁同步電機在數量少、價格成本比較高、使用范圍小的情況下,技術程度和可靠程度難以滿足人們生活的需要。
2000年之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是一個稀土材料的大國,儲存著巨多的稀土資源,而且對于這些稀土資源的提煉技術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再傳統使用的電機中,都使用了用電流來勵磁的勵磁系統,這樣做會使得系統產生大量的無功功率,還浪費了許多電能和銅繞線。今天我們生產出了永磁電機,他一般使用的是轉子永磁體來勵磁,節約了電能和銅導線,而且提高了系統的功率因數。目前在國內主要的永磁同步電機的主要廠家有中國南車株洲電機廠、包頭稀土永磁電機廠、蘭州電機廠等。
在國外上,永磁同步電機系統,采用新型功率半導體器件、電力電子的逆變器電路、以及永磁同步電機專用模塊。如歐姆龍工業自動化公司提出的伺服系統控制采用模塊化的可擴展結構,為電機各種設備提供了一個鏈接,來獲得電路故障的保護工作和過大的電流保護工作。在國外廠商的永磁電機產品每隔五年就會換代,新的永磁電機工作元件也會每兩到五年會更新一次,新的語言仿真算法則會在不斷地變化,總之生命周期越來越短。
1.3 永磁同步電機的應用前景
由于目前電力電子技術和控制技術的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永磁同步電機的控制技術現在已經比較熟練并且在不斷地優化當中,當今的永磁同步電機已經把以往的同步電機的使用范圍給進行了不斷地大大擴展。我們可以這么說,永磁同步電機已不斷地擴展使用范圍,從一般控制調速到高精度的模糊智能控制調速,從廣大的工業生產領域到可以觸摸到的各種高精尖的科技領域,它已經稱為了性能最好的電機了,而且這只能夠使前景會越來越明顯。我們可以看到,永磁同步電機將會向著高效率化、直接驅動、高速、高準確度、高性能化、廣泛化、智能控制化和網絡模塊化等方向不斷地向前進步。

2 永磁同步電機系統原理
永磁同步電機其本身是一個轉子使用永磁鐵來產生磁場,定子上通過三相交流繞組的同步電動機,它有定子、轉子、轉子位置傳感器和逆變電路等結構部件來構成的,對于有些永磁電機轉子位置傳感器是否需要安裝取決于工程的需要和成本的考慮問題。無論轉子還是定子使用永磁體都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具體分析設計。只有當電機對于有些永磁電機轉子位置傳感器是否需要安裝取決于工程的需要和成本的考慮問題。永磁同步電機的電機系統可以是有電動機,逆變器組成和轉子位置傳感器組成的。
圖2-1永磁同步電機結構原理圖
2.1 永磁同步電機基本組成
2.1.1 電機
永磁同步電機也是由轉子及定子兩大部件所構成,相對于同步的電流勵磁電機和直流電動機差不了多少,在目前的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是把轉子做成了永磁體,定子的上面繞上三相交流繞組,這樣才能更好的發揮出永磁電機的優越性能。對于要了解電機的詳細結構知識,以使得我們更好地掌握永磁同步電機,我們可以去查閱參考相關的文獻。
              
圖2-2電機旋轉示意圖
定子:
定子作為電機中靜止不動的,它由交流三相繞組、鐵芯和端蓋等部分所構成。同時也通常稱為電機的電樞部分。
   
                    圖2-3定子圖
轉子:
轉子是永磁同步電機中能夠旋轉的部分,轉子一般分為表面凸出式轉子結構和表面插入式轉子結構。在日常生活應用中,我們一般都是將永磁體都安裝在轉子上面的。對于關于永磁同步電機的機體結構部分的理論知識方面,我們可以去查閱參考相關的文獻。

圖2-4轉子圖
電機的轉子通常都是由永磁體組成,使用永磁鐵來激勵磁場,目前通常使用的是稀土永磁材料。在闡述PWM技術原理前,需要提到采樣控制理論中的重要結論:沖量相等而形狀不等的窄脈沖加在具有慣性的環節上時,其效果基本相同。所謂沖量,即窄脈沖的面積。而效果相同,是指該環節的輸出響應波形基本相同
2.1.2 轉子位置傳感器
在永磁同步電機中,對于轉子位置傳感器與計算法相比,調制法就有很強的實用性。調制法還可分為單極性調制和雙極性調制。單極性調制,就是調制波為期望的波形,而載波的三角波只有在半個周期有波形,也就是說三角波要么在半個周期是正的波形,要么是負的波形。在載波與調制波的交點時刻發出脈沖信號,去控制開關管。這就是單極性的控制方式;雙極性調制,就是載波在半個周期內是正負同時存在的。
目前,對于永磁同步電機系統的轉子位置傳感器,不同的封裝形式必須要保持引腳的排列是一致的。就是利用控制器的精確的數字輸出,來對模擬電路進行精確控制的一種對脈沖的寬度進行調節的高效的技術。簡單的說,技術就是對脈沖寬度進行控制的技術。此項技術用途廣泛,一般是用來對步進電機的速度進行控制,還有對電機的角速度進行控制等等。
2.1.3 逆變器
轉子的位置傳感器驅動電路在實際的裝置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驅動電路是電力電子電路的主電路與控制電路之間的接口電路,是電力電子設備的重要一環,所以驅動電路對整個設備性能有很大的影響。采用性能良好的驅動電路,可使電力電子器件工作在較理想的開關狀態,縮短開關時間,減小開關損耗,對裝置的運行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都有重要的意義。另外,對電力電子器件或整個裝置的一些保護措施也往往就近設在驅動電路中,或者通過驅動電路來實現,這使得驅動電路的設計更為重要。
2.2 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
    永磁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是用過其定子運行是三項的相差的交流電,而轉子則是一種稀土永磁體。要實現永磁同步電機的能量轉換,就得有控制電路和逆變的主電路。然而,控制電路是數字電路,而主電路是模擬硬件逆變器的電路。
對于永磁電機的定子上都是正弦波的電流,電流的A、B、C三相在任何時候相加結果都是會等于零。所以用于改進電力電子器件開通和關斷時刻所承受的電壓、電流波形。
    從繞線的圖看出,實際的電流方向在電力電子電路中,用于改進電力電子器件開通和關斷時刻所承受的電壓、電流波形。通常電力電子裝置中的電力電子器件都工作于開關狀態,器件的開通和關斷都不是瞬時完成的。器件剛剛開通時,器件的等效阻抗大,如果器件電流很快上升,就會造成很大的開通損耗;同樣器件接近完全關斷時,器件的電流還比較大,如果器件承受的電壓迅速上升,也會造成很大的關斷損耗除此之外,這里還需要明白幾個原理性的問題。首先,我們知道在控制過程中需要檢測電流,然后進行clarke和park變換。
圖2-5 電機等效結構坐標圖
從而出現了電流方向問題,經過主電路后的波形中有高頻率的諧波存在,不能直接去驅動負載,因為諧波的存在會讓主電路損壞。所以,要在主電路中的輸出端加一個低通濾波器,濾除高次諧波得到平滑的正弦波。要得到一個良好的的正弦波,濾波器參數的選擇很重要。逆變器和轉子位置傳感器涵蓋了電力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自動控制等多種學科。在目前,永磁同步發電機在電機行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航空航天、鐵路交通、郵電通信、太陽能、新能源等眾多方面,永磁同步發電機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在這些領域對永磁同步發電機的電氣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壓的幅值、頻率的大小和電壓波形是衡量電能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表明一個永磁同步發電機能否正常工作的指標。在電機初始的時候,第一代電源是直流電機的電源,這種電能的缺點是能耗大大,供電效率同時運行時還伴有很大的低頻噪音,這些直接影響電能的性能,同時其經濟性差。
隨著電力電子技術的應用,這種傳統的電機隨即就會被淘汰了。永磁同步電機雖然剛開始時買的價格比較貴,因為轉子的永磁體用的稀有金屬,目前價格比較昂貴。但是我相信,隨著科技的不斷地發展,永磁電機的價格也將會不斷的下降。而且有專家計算得出,永磁電機剛開始的成本比傳統電機貴,但是永磁電機的壽命長,通過幾年的使用,它節約的電能將會比購買是花的錢多得多,所以永磁電機一定會成為未來的主流電機。
總之,隨著社會的不斷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滿足人們對電能的質量需求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永磁同步電機必將會繼續向前發展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通過對永磁同步電機的學習,要能制作出永磁同步發電機的主電路、驅動電路和控制電路,并合理的選擇器件的型號和參數。逆變器電路的主電路用具有全控功能的MOS管作為開關管,它的開關頻率高功率消耗小,并且用四個MOS管做成全橋主電路。驅動電路的作用是用來彌補因控制電路發出的波電流小,無法讓管子正常通斷的缺點。這也是永磁同步電機一個一直未得到很好解決的問題,努力以后能改變IGBT的工作原理而實現這個突破性的問題,也是在工控行業的一個期待。

3永磁同步電機控制調速方法
3.1 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
永磁同步電機的方程包括電機的電壓方程、運動方程、電流方程和轉矩方程等等,這些方程是其數學模型的基礎。被控對象的數學模型建立能夠很準確地反應出被控對象的不同的各種特性能是非常的關鍵的。使其跟蹤目標值隨意變化的隨動控制系統叫做伺服控制系統,以物體的運動方向、運動位置、運動速度等作為被控對象。這種伺服驅動控制,是典型機電一體化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輸入的功率因數要高,輸出的負載阻抗要低;永磁同步電機的暫態響應要迅速,同時要有較高的穩態精度;永磁同步電機可靠性要好,在安全的前提下,電機的運行要經濟、高效;電機要抗電磁干擾,防止因電磁干擾而影響電能的效能;永磁同步電機要向智能化方向發展。因傳統的頻率可調的電機,多采用的是用模擬電路控制電源的技術,要實現較高的要求是很困難的,為了我們能夠很方便的分析,我們假定:
(1)磁路不飽和,電機電感不受電流變化影響,不計渦流和磁滯損耗;
(2)忽略齒槽、換相過程和電樞反應的影響;
(3)三相繞組對稱,永久磁鋼的磁場沿氣隙周圍正弦分布;
(4)電樞繞組在定子內表面均勻連續分布;
(5)驅動二極管和續流二極管為理想元件;
(6)轉子磁鏈在氣隙中呈正弦分布。轉子磁鏈在各相繞組中的磁鏈分別為

                                            (3-1)

3.1.1 電壓平衡方程
對于永磁同步電機電壓的產生,它是由定子的三相電流繞組產生的,而且還有轉子的永磁體也同時產生了一個相反的電動勢,定子的三相繞組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普通的電機三相繞組一樣,都是在空間相差120度的,不同之處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是永磁體組成,他來產生反電動勢。
由此得到定子電壓方程式:

                                            (3-2)
                                               (3-3)
                                              (3-4)
其中: -三相繞組電壓;
    -每相繞組電阻;
    -三相繞組相電流;
    -三相繞組匝鏈的磁鏈;
   -微分算子。
3.1.2 磁鏈方程
在磁鏈方程中,定子的磁鏈和三相繞組電流,轉子永磁極的勵磁磁場,轉子的空間矢量位置都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對于它的磁鏈方程可以清晰地表示為:
                                         (3.5)
                                         (3.6)
                                          (3.7)
其中:-每相繞組互感;
   -兩相繞組互感;
  -三相繞組匝鏈的磁鏈的轉子每極永磁磁鏈。
并且定子電樞繞組最大可能匝鏈的轉子每極永磁磁鏈:
                                                       (3-8)
                                              (3-9)
                                                (3-10)
3.1.3 感應電動勢
由于轉子永磁體在空間中產生的磁場是正弦分布的,而且正弦分布磁場的幅值是也都是不變化的,轉子矢量的位置就是轉子永磁體的磁極的直軸所在的地方,永磁同步電機相對于定子、轉子位置角等于A相繞組軸線,在空間的分布可以表示為:
                                                  (3-11)
或者
                                   (3-12)
由于一般的轉子都是由永磁體構成,所以永磁體的位置變化(轉子位置角度變化)是由轉子旋轉產生的。由式(3-12)可以看出來,永磁同步電機的感應電動勢是由電機的定子的每一相的交流繞組和他的旋轉的轉子的永磁體磁場產生的反電動勢共同的作用的。
即我們可以有:
                                                           (3-13)
                                                          (3-14)
每一個定子電樞繞組的每一相來說,由電磁感應定律,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得到,A相繞組由不斷地旋轉的轉子永磁體產生的磁場。
其引起的感應電勢為:
                                                 (3-15)

圖3-1 圓形磁場與脈振磁場
其中轉子旋轉的電角速度等于轉子位置角的微分
                                                                (3-16)
同理有,                                         (3-17)
                                                 (3-18)
    由此,根據式(3-18)可以求出B相和C相繞組中由圓形旋轉磁場的疊加后,產生的感應電勢分別為
                                                 (3-19)
                                                 (3-20)
三相繞組感應電勢也可以用統一的表達式,即:
                                                   (3-21)
    由式(3-21)可知,永磁磁場在定子電樞繞組中產生的感應電勢的幅值為,并且當定子的三相交流繞組的匝鏈和轉子永磁體的旋轉速度越大的時候,那么在空間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也就會越大。
由于永磁同步電機的電壓方程比較復雜,如果直接來人工計算是不易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的。因此我們不得不使用計算機建模軟件來建立他的數學模型,以方便我們解決問題:
這是一個永磁同步電機采用轉子位置傳感器后的空間矢量控制的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我們通過觀察式中的定子三相交流繞組的阻值和直軸的、交軸的電壓值,還有電機的電感值的大小和電機的機械角速度,電機負載的轉動慣量的大小等等變化量,我們可以解決很多比較復雜的問題。
    而且由上面的公式我們還可以看出,永磁同步電機是一個由很多非線性的變化量來控制的系統。和具有耦合關系。因此,不能獨立地調整。這使系統不能線性化控制。永磁同步發電機調速系統常用的轉子位置矢量控制策略有:
(1)控制;
(2)大機械電磁轉矩電流比控制技術:
(3)單位變量的功率因數控制技術;
(4)較小系統損耗的控制技術等方法。不同的控制手段都有著各自的優點和缺點,通過比較要達到需要的目的的永磁同步電機的控制方法比較得出,目前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控制手段,主要使用的是方法(1)。因為使用控制,這一復雜問題會得到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3.2 經典PI控制調速原理
由定義可知,按給定的運動速度、軌跡、方向實現準確的跟蹤定位,使系統保持在一個比較穩定的運動狀態下,是控制調速系統的根本必須的認真考慮的事情。但由于系統本身的負載干擾、不完全的矢量解耦,永磁同步電機數學建立模型的隨時間變化的、非線性的、具有強耦合性質的,此時在這種復雜的環境中依然要保持伺服系統的控制精度、快速響應、動靜態穩定。
當前在工程實際上使用得比較多的是經典PI控制器,比例積分調節作用是按比例積分來反應系統的偏差變化的,而且當系統一出現了偏差量,那么比例積分調節就會馬上來減小這個偏差。要加快系統的調節速度那么我們可以加大比例作用來減小誤差,但是比例太大的話會使得系統的穩定性質下降,如果不及時處理還會造成整個系統的穩定性下降。而積分調節作用是使系統達到無差度從而達到消除系統的穩定誤差的目的。只有在有誤差的前提條件下積分調節才能夠進行。積分調節需要停止的條件就是系統沒有誤差。積分時間常數決定了積分作用的強弱,當積分常數比較小的時候,積分調節的作用就會變得越強大;反之積分常數越大,那么積分調節的作用就會越弱小。但是加入了積分調節則會帶來使系統穩定性能快速的下降,而且動態的響應也會變得反應緩慢,所以一般積分調節不能單獨存在。傳統的經典PI系統控制算法為:
            (3-22)
增量經典PI系統控制算法為:
   (3-23)
在公式(3-23)和(3-24)中KP為系統的比例系數,Ki為系統的積分系數。
3.3 模糊PI控制調速原理
模糊控制(Fuzzy Control)是基于人的嫻熟操作經驗的,PI控制通過去除工程要達到的目的和實際工作過程中之間的誤差e(k)達到工程系統控制目的,其實現方便、控制可靠;模糊控制系統在線性或非線性系統都有許多優越的特性。大量實際操作數據歸納總結出的,使用自然語言描述控制策略的,以模糊化的原則、模糊化程序規則和模糊化邏輯思維推理為比較簡單的計算機智能化系統控制手段。模糊化的PI控制與比較傳統的經典PI控制手段最大的不同點在于模糊化的控制是不需要建立比較精準地數學化模型的,只需要將操作人員的經驗或者專家知識編制成模糊控制規則輸入到推理模塊作為規則庫,再將來自接口模塊的實時信號進行模糊化處理輸入到推理模塊,并將推理輸出反模糊化后輸出,即可完成對被控對象的控制
圖3-2  模糊控制系統原理圖
圖3-2中 X—標準信號;R—擾動信號;Y—控制對象輸出信號;
   V—反饋信號;FLC—模糊邏輯控制器;Z—執行機構。
圖3-3  模糊邏輯控制器原理圖
模糊控制系統原理結構圖及模糊控制器如圖所示。
圖2中的輸入即為圖1中的X1是標準信號與反饋信號之差(即X1=X-V)的數字化信號量,在平面模糊PI控制調速系統過程中通常由兩個分量e和de/dt形成,他們一般都是通過我們計算或者是信號采集來得到的比較清楚的數值。其分量取值范圍叫基本論域,如e∈X,X=[-x,x],則X就是e的基本論域。
第一步使我們需要把這個比較清楚的數值變化成比較模糊的數值,把它映射到一個進行了模糊化后的子集Ak(k=1,2,3…)上,得到一個實數值,找出這個實數值隸屬于Ak的隸屬度,就是的系統的已模糊化。用過系統的隸屬函數我們能夠很方便的得到隸屬度:
模糊論域取離散值時,隸屬函數見公式(3-24)。
          A=                                 (3-24)

模糊論域取連續值時,隸屬函數見公式(3-25)。

          A=                                    (3-25)

將模糊化后的模糊量輸入“推理機”,由模糊PI智能控制規則,我們進行模糊神經網路理論來模擬我們大腦處理問題的過程。近似推理輸出的是模糊化的矢量,是不能夠直接作為系統的控制量,還必完成一次從模糊向清晰化的轉變,將其變換成清晰量才可輸出,即解模糊化。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中可廣泛使用的解模糊法一般為加權平均法,見公式(3-26),模糊控制的特點見文獻。
               V0=                                  (3-26)

4 Matlab建模與仿真設計
4.1 matlab軟件介紹
由于目前電腦計算機和與它有關聯系的科學領域的技術的高速延伸發展,使我們在系統的仿真技術方面帶來了巨大的發展,而且仿真技術的使用領域也在不斷地向前推進擴展。當前的計算機仿真技術的不斷強大與自動化工程、系統控制工程和電腦計算機技術的拓展有著密切地相聯。自動化工程是計算機仿真技術較早使用領域之一,自動化工程技術的不斷拓展為當前的計算機仿真技術的成型和前行奠定了比較良好的基墊,在系統控制工程的前行,也進一步地優化了控制系統的模型建立與計算機仿真的理論原則體系。與此同時,也讓控制系統的計算機仿真技術能夠得以比較大范圍的應用在非工程控制系統的工作和應用。MATLAB作為一個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計算機仿真軟件,為使用者提供了比較逼真的計算機仿真環境——SIMULINK,特別是里面的Simpower System(電力系統仿真)模塊庫擁有者非常強大的使用計算方面的能力,靈活方便的繪制圖型的能力,可看作是一個真實的仿真環境,把這種軟件使用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非常方便快捷。
在處理比較復雜的系統和比較困難的問題過程中,控制系統的仿真技術也是處理工程和非工程等方向的問題主要方法之一。而且MATLAB軟件作為電力系統工程技術人員不得不學會的一門非常有用的技術,幫助科學研究技術人員,在使用計算機來解決人們難以處理的復雜問題。在計算機操作系統里面,這個不僅能夠很方面的搭建計算機的仿真模型,并且可以很快速的糾正和優化建立的模型的參數,而且我們還能夠還可以很快捷的監理處自己想要的模型。用計算機操作系統的仿真計算,我們能夠方便快捷的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以便于我們更好的分析結果。為科學研究人員和系統工程技術人員快速方便的處理了很多困難的問題,提供了一種分析處理復雜問題與研究探索最優化方法的手段。
4.2控制系統的仿真模型
本文是以永磁同步電機轉速控制為例,在0.1s施加負載,負載轉矩為3N·m,在傳統的經典PI控制調速系統當中,比例系數kp=0.013,積分系數ki=16.61,輸出限幅[-500,500];在模糊PI控制系統中,比例積分調節器的基準比例系數kp=0.013,基準積分系數ki=16.61,輸出限幅[-500,500],比較經典PI控制和模糊PI控制性能,兩種控制系統結構圖如圖所示。
圖4-1經典PI控制系統結構圖
    通過加入模糊控制器,如公式(4.1)、(4.2)所示,實時修改變量,從而修改比例系數和積分系數。
         
                                                           (4.1)
         
                                                           (4.2)
建立模糊化控制器時,第一部要設置輸入和輸出變化量,本模糊控制器把轉速的偏差e和轉速偏差的變化率作為輸入的變化量,輸出變化量為,如下圖4-2所示。


圖4-2  模糊控制器
    轉速偏差e和轉速偏差的變化率論域分別為[-150,150]、[-3.5,0.5],

隸屬度函數均為正弦或者余弦三角形函數,如圖4-3和圖4-4所示。

圖4-3  轉速偏差隸屬度函數圖

圖4-4  轉速偏差變化率隸屬度函數圖
通過分析得出了模糊控制規則(表4-1),模糊控制規則三維圖形(圖4-5和圖4-6),在模糊設計中,模糊控制量可以表示為{負大(NB),負中(NM),負小(NS),中(ZO),正小(PS),正中(PM),正大(PB)}。我們分別以這七種模糊控制的變化量來作為一種約定俗成的控制法則規則來完成工程系統控制計算的需要。從而來達到完成對模糊化的參數的進行精準的控制的目的。

表4-1  控制規則表
E

P/I
EC
NB
NM
NS
Z
PS
PM
PB
NB
PB/NB
PB/NB
PM/NM
PM/NM
PS/NS
Z/Z
Z/Z
NM
PB/NB
PB/NB
PM/NM
PS/NS
PS/NS
Z/Z
NS/Z
NS
PM/NB
PM/NM
PS/NS
PS/NS
Z/Z
NS/PS
NS/PS
Z
PM/NM
PM/NM
PS/NS
Z/Z
NS/PS
NM/PM
NM/PM
PS
PS/NM
PS/NS
Z/Z
NS/PS
NS/PS
NM/PM
NM/PB
PM
PS/Z
Z/Z
NS/PS
NM/PS
NM/PM
NM/PB
NB/PB
PB
Z/Z
Z/Z
NM/PS
NM/PM
NM/PM
NB/PB
NB/PB

    模糊PI智能控制就是用,每隔一段時間,通過采樣周期T時間,來獲取電機的轉動速度的輸出響應,把獲得的數字信號量和調速模型的內部的給定數字量來進行一個比較,這樣就能夠獲得了此時的系統轉速的偏差e。對偏差信號求導數,我們就能很容易的得到偏差的變化率。模糊PI智能控制運算時,我們需要通過一定的數學變化,使2個確定的量轉變化成它相對應的模糊子集的模糊控制量,通過這個被數字化因子的導進來了解從基本論域到模糊論域的變換。相同道理為了使模糊量來清楚化展現精準的控制,我們導入了比例因子。
圖4-5  輸出變量的模糊規則圖形
圖4-6  輸出變量的模糊規則圖形
圖4-7  模糊PI控制部分圖

圖4-8  模糊PI控制系統結構圖

5仿真結果與分析
    在經典PI控制系統中,電磁轉矩初始值為0N·m,t=0.005s時電磁轉矩達到最大Te=27N·m,t=0.04s時Te衰減為0N·m;在t=0.1s時電磁轉矩增加,t=0.115s時電磁轉矩Te=5N·m,t=0.14s時電磁轉矩在Te=4N·m附近維持穩定,如圖5-1所示
圖5-1 經典PI控制系統中電磁轉矩曲線
逆變器交流輸出AB相之間的電壓波形圖如圖5-2所示,t=0.025s時線電壓幅值最大,Uab=460V,t=0.05s時Uab=430V,t=0.1s時Uab幅值逐漸增加,t=0.12s時Uab=490V。
圖5-2 經典PI控制系統逆變器輸出AB線電壓
逆變器直流側輸入電壓在0-0.03s時逐漸上升到470V,超調量為4.4%,t=0.05s時間時,系統穩定在450V。0.1-0.12s時電壓逐漸上升0.15s后穩定在480V。如下圖5-3所示。


圖5-3 經典PI控制系統逆變器直流側電壓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A相定子電流在0-0.04s幅值由20A逐漸衰減至0A,在t=0.1s時,由于給了永磁同步電機一個負載轉矩,使得定子電流逐漸增加,t=0.15s時,穩定在3A。如圖5-4所示。

圖5-4 經典PI控制系統永磁同步伺服電機A相定子電流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轉速0-0.035s逐漸上升,最大值為n=3100r/min,超調量3.3%, t=0.06s以后穩定在n=3000r/min。在0.1-0.13s轉速受擾動影響而降低,最大系統轉速偏差為5%,t=0.12s以后,轉速就保持在了3000r/min。如下圖5-5所示。

圖5-5  經典PI控制系統永磁同步伺服電機轉速曲線
在模糊PI控制系統中,電磁轉矩初始值為0N·m,t=0.005s時電磁轉矩達到最大Te=62N·m,t=0.02s時Te衰減為0N·m;在t=0.1s時電磁轉矩增加,t=0.102s時電磁轉矩Te=5N·m,t=0.105s時電磁轉矩在Te=4N·m附近維持穩定,如圖5-6所示。
圖5-6  模糊PI控制系統中電磁轉矩曲線
逆變器交流輸出AB相之間的電壓波形圖如圖16所示,t=0.01s時線電壓幅值最大,Uab=500V,t=0.02s時Uab=450V,t=0.1s時AB相之間的電壓Uab=500V。

圖5-7 模糊PI控制系統逆變器輸出AB線電壓
逆變器直流側輸入電壓在0-0.01s時恒為500V,在0.01-0.025s之間電壓幅值周期性衰減,在0.025s以后電壓在440V附近小范圍波動,振幅為5V。0.1s后電壓在420V附近大范圍波動,振幅為30V。如下圖5-8所示。
圖5-8 模糊控制系統逆變器直流側電壓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A相定子電流在0-0.015s幅值由45A逐漸衰減至0A,在t=0.1s時,由于永磁同步電機受到了一個負載,使得定子電流周期性變化,幅值為3A。如圖5-9所示。

      圖5-9 模糊PI控制系統永磁同步伺服電機A相定子電流
永磁同步伺服電機轉速0-0.005s近似直線上升,轉速達到2500r/min,曲線出現拐點,繼續沿直線上升t=0.01s時轉速達到3000r/min。t=0.1s時轉速有微小波動,但幅度小于0.3%。在下圖5-10所示。

圖5-10 模糊PI控制系統永磁同步電機轉速曲線

6 總結
本文通過將模糊智能PI控制和傳統的經典PI控制進行對比得出結論:以模糊PI智能控制調速方式來代替了我們傳統使用的經典PI控制算法應用在永磁同步電動機的控制調速系統,很好地利用了模糊PI智能控制的使用簡單方便、應用的理論規則較少、擁有自己能夠適應外界隨時變化能馬上做出正確地反應的優勢,改善了永磁同步電機調速控制系統性能方面表現出了較傳統PI控制更強的功能特性。仿真結果證明,通過應用模糊PI智能控制的永磁同步電機控制調速系統,能夠在系統反應速度、趨于穩定性等方便的動態和靜態性能,系統參數隨時間變化性能的適應調節能力和魯棒性等方面都優越于傳統的經典PI控制。

致 謝
能夠順利的做出本次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的畢業設計,我感謝劉白楊老師的點撥和指導,感謝周攀明同學的耐心的幫助,感謝該組同學的分析和開導,感謝班上所有同學的關心和照顧。從看到任務書的那一刻,我就知道必須要把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的基本功能實現,才能說是成功的。上唐杰老師的《電力電子技術》的課程時知道了逆變的基本原理,上劉白楊老師的《MATLAB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實例》課知道了MATLAB的運用,但只知道原理是遠遠不夠的,因為一個作品不光是對原理的應用,更是對電路各個部分的應用。元器件的選擇,器件參數的選擇,算法的選擇都直接影響到調速系統的性能的好壞。我開始做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的時候無從下手,在劉白楊老師,周攀明同學以及該組同學的指導和分析下我對怎么做建模與仿真有了整體的認識。首先,要熟練matlab里面的simulink的模塊,這是實現建模的關鍵,在周攀明同學的幫助下,我找到了要完成仿真所需要的所有模塊。接下來就是需要建立仿真模型圖了,我通過自己查閱有關資料,終于建成了系統的仿真圖。最后,就是對仿真結果的分析了,同學不斷地嘗試多組數據,在最終我獲得了到了,我想要的結果了。看到MATLAB里面的示波器上有我需要的波形,但是真的感到很高興,我感覺我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在此,再次感謝所有對我完成作品有幫助的老師,同學和朋友。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系統的建模與仿真.docx (1.38 MB, 下載次數: 37)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激精日韩激精欧美精品 | 日韩久久久久 | 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偷拍自拍第一页 | 国产综合欧美 |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韩精品1区2区3区 爱爱综合网 | 亚州午夜精品 | 欧美亚州| 欧美美女爱爱视频 | 欧美亚洲综合久久 | 久草新在线 | 超碰导航 | 久久手机在线视频 |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欧美人成在线视频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男人天堂99 | 久久天堂 | 黄色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 荷兰欧美一级毛片 | 国产激情精品视频 | 青青草这里只有精品 | 亚洲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 蜜桃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在线一区 | 精品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 | 亚洲成人精品一区 | 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网站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天堂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 | www,黄色,com |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 日本三级网站在线 |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白人 | 不卡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