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說:好工作=實力+把握機會
時間過的真快,轉眼間已經來北京半年多了,在來華清遠見嵌入式學院之前雖然了解一些嵌入式的概念,但當我真正開始培訓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不會的東西太多了,之前從沒接觸過linux,也沒研究過ARM開發板,一切從未知開始,短短的四個月時間,基本掌握了嵌入式開發的流程和技巧,建立了嵌入式的知識框架,雖然自認學藝不精,但我還是很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學習經驗和應聘感受,算是給后來人一些借鑒吧。
關于學習
我們班的學員有幾類:一是和我一樣的,剛畢業的大學生或在校生;二是研究生;三是有工作經驗的各行業的工程師。大家經歷不同,目的不同,專業不同,學習起來的效果就會有所不同。我們每天都會學習好多陌生的東西,對于應屆生或沒有相關經驗的學員來說,學習起來稍顯吃力,課后有時需要自己找時間去消化課堂上學過的內容。但有過相關經驗的學員,卻能游刃有余,還能提出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哪里不會不懂。所以,有不懂的不要以為是自己笨,不會的趕緊問,趕緊看,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自身情況,制定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4個月分三期課上,針對我自身的經歷,我說下每一期都應該注意些什么。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學完了所有的課程,就可以把所學的東西連成線了,下面是我們的課程體系:
第1期,主要是復習C語言基礎,了解linux系統和相關軟件的使用;
C語言很重要,首先嵌入式的主要語言就是C,其次,筆試題大多都是C語言的基礎知識,學好指針,結構體,C++,數據結構等知識,因為linux內核源代碼里,大多都是這些東西,學好shell命令,相關工具軟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第2期, 嵌入式linux環境編程,網絡編程,嵌入式QT開發,arm硬件知識,linux系統移植和設備驅動初級;
嵌入式linux環境編程,網絡編程,QT開發等,搞應用開發的精華都在這里,這一階段,會做很多代碼練習,不要怕繁瑣,訓練代碼錄入速度,很多實驗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認真做好基礎的硬件實驗,為以后上操作系統做準備,其實有沒有系統,硬件控制原理都是一樣的。
第3期,Linux驅動高級,實際項目開發。
學驅動開發,關鍵是要明白應用程序是如何和底層打交道的,復雜的以后慢慢研究吧。項目能把三期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可能你只做一部分,但整個項目的技術你要明白,面試時基本都是問關于項目的,他不可能只問你做的部分,到項目結束,你就能建立起整個嵌入式知識的框架了,當然很多東西還需要你日后去豐富它,這時候你就應該知道該怎么自學了。
關于工作
好不容易,學完了所有的課程開始找工作了,卻偏偏遇到經濟危機,而且愈演愈烈,好多公司招人開始慎重起來,招聘也嚴格起來。
找工作容易,找好工作難,之前你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一般看重兩點,一是福利待遇,二是行業技術,基本上是在這兩點間權衡,當然也有兼得的先例哦,應聘無非就是簡歷、筆試和面試。
簡歷:簡歷應該重視,它是你找工作的敲門磚。簡歷投了很多,但音訊全無,那問題可能就出在簡歷上。我現在的簡歷和我大學的簡歷一比較,我要是招聘公司,肯定不要大學時的我,呵呵。言歸正傳,簡歷要突出你所應聘的職位相關技術,你要表達你會做什么,最好是寫點有些技術難度的,措辭專業化點,讓人感覺你夠專業,懂技術。
筆試:大多數公司的筆試題都是以C、C++為主,多數公司的題目不會很難,主要是看你基礎牢不牢,經驗豐不豐富,這些題大多都是有經驗的程序員出的,他了解你就像了解他自己一樣,呵呵。大概所有的出題者都這樣吧,提前做一下網上下載的面試題,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的。
面試:基本上是針對你的簡歷提問,問些簡歷里的技術問題,他們最關心的是你做過什么,看你是不是真會,所以在培訓時,做實驗做項目要認真,不然會被問住的,很多面試技巧,學院的老師后期都會有指導,最重要是不要緊張,揚長避短,做到最好,即使被拒了,也要對自己說,這家公司可能不適合我,但我還是深信“厚積薄發”這句話。
如果面試被拒,不要灰心,你要知道你現在只是初出江湖的無名小卒,這點挫折沒什么大不了的,也許后面還有更好的公司在等你,遇到了這家也許就錯過了更好的,這就是人生,試著體會!
好工作=實力+把握機會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機會總是會有的,最重要的是,什么時候都不能放棄自己的目標。如果學歷不行,就要加強自己的能力,公司也像人一樣,每家公司都不一樣,有的愿意接納新人,有的則想找有相關工作經驗的,所以不管最后你進了哪家公司,請珍惜你的工作,努力學好技術,也許你在這家公司的技術經驗,就是你下一家夢寐以求的好公司的敲門磚。所以說,你學的每樣東西都不是白學的,它們一定會隨著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積累,將你推向成功!
最后,感謝08年在北京,和我在一起的0807期的所有同學。感謝班主任的冰棍兒,感謝技術牛人馮老師,感謝李老師,感謝就業老師,“夢想2008“。
忘不了那段在華清的美好時光,忘不了那一年奧運北京,我們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