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KEIL中,選擇芯片的時候,是不能選STC系列的。
不過,對于STC的任何一個系列,你都可以選擇AT89S52系列。STC系列兼容51系列的單片機,也就是說,51系列的單片機有的功能STC一般都有。在書寫程序的時候,編譯器的檢錯,是不會具體針對你新建工作程時所選某一塊芯片來檢錯的。雖STC系列兼容AT89S52的功能。但,有也不同之處,因為現(xiàn)在STC系列的大部分單片機都對其功能進行了增強。就連STC系列很普通的單片機都擴展了外部RAM使其數(shù)據(jù)存儲器達到了1280byte 如果你要用到其增強的功能,那就是學會定義頭文件。 萬變不離其宗,學會了定義頭文件,這個問題解決了。以下是我這一陣子,對頭文件的學習及一些體會。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二, reg51.頭文件剖析
我們平時寫單片機應用程序的時候,所使用的頭文件大多都是用的的reg51.h或是用reg52.h。會寫C51的人都會用,但對其頭文件內(nèi)部的定義有所了解的人確并不多。
下面對其內(nèi)部做詳細解釋,方便讀者作進一步的了解,并能運用各類型號的單片機。因為增強型號的單片機的增強功能都是通過特殊功能寄存器控制。
打開 reg52.h 頭文件,會發(fā)現(xiàn)是由大量的 sfr ,sbit的聲明組成,甚至于還有sfr16.其實這樣的聲明都是與單片機內(nèi)部功能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聯(lián)系起來的,下面對其做出詳細解釋
sfr: 聲明變量
SFR 聲明一個變量,它的聲明與其它的C變量聲明基本相同,唯一的區(qū)別,SFR在聲明的同時為其指定特殊功能寄存器作為存儲地址,而不同于C變量聲明的整型,字符型等等由編譯器自動分配存儲空間。
如reg52.h頭文件,第一條聲明就是sfr P0 = 0x80;
此處聲明一個變量P0,并指定其存儲地址為特殊功能寄存器0x80;,在加入reg52.h頭文件后。編寫應用程序時P0就可以直接使用而無需定義,對P0的操作就是,對內(nèi)部特殊功能寄存器(0x80對應用MCU的P0口)的操作,可進行讀寫操作。
如果將第一條聲明改為sfr K0 = 0x80; 那么,如果要把單片機的P0口全部拉低,則不能寫P0=0x00;而應保存后再在應用程序中寫成K0=0x00;否則編譯器會提示“P0為未定義標識符”
使用方法:
sfr [variable] = [address] //為變量分配一個特殊功能寄存器。
1 等號右邊,只能是十進制,十六進制整型的數(shù)據(jù)常量,,不允許帶操作符的表達式
經(jīng)典的8051內(nèi)核支持的SFR地址從0x80H~0xFF 飛利浦80C51MX系列0x180H~0x1FF
2 SFR不能聲明于任何函數(shù)內(nèi)部,包括main函數(shù)。只能聲明于函數(shù)外。
3 用SFR聲明一個變量后,不能用取地址運算符&獲取其地址, 編譯無法通過,編譯器會提示非法操作。
4 有一點須特別注意,51內(nèi)核0x80~0xff,為特殊功能寄存器地址區(qū)間,但并不是所有的地址都有定義,如果說你所用的MCU芯片上對于某個地址沒有定義,那么用sfr在定義變量的時候,不要把變量的地址分配到未定義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上,雖然編譯時能通過,用KEIL仿真時貌似是沒有問題,但下載到芯片里運行時,是會出問題的。比如說,向一個未定義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執(zhí)行讀操作,讀出來的就是一個未知的數(shù)。(讀者可自行測試,先把串口通信調(diào)通,然后做一個簡單的人機交互。讀出一個數(shù)后,再發(fā)給計算機,用串口調(diào)試助手或是串口監(jiān)控查看。這用方法在仿真的時候很有用。)所以具體那些特殊功能寄存器能夠用,就要查看你使用的芯片手冊。
5 若遇到增強性的單片機,只要知道其擴展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用SFR定
就可以很方便進行編程。
sbit: 聲明變量
sbit 同樣是聲明一個變量,和SFR 使用方法類似,但是SBIT是用來聲明一個位變量,因為,在51系列的應用中,非常有必要對SFR的單個位進行存取,而通過bit 數(shù)據(jù)類型,使其具備位尋址功能。
如,在reg52.h中有如下聲明
sfr IE = 0xA8;
sbit EA = IE^7;
sbit ET2 = IE^5; //8052 only
sbit ES = IE^4;
sbit ET1 = IE^3;
sbit EX1 = IE^2;
sbit ET0 = IE^1;
sbit EX0 = IE^0;
所以,對EA的操作即是對IE最高位的操作。
但如果想讓 SP DPL DPH PCON TMOC TL0 TL1 TH0 TH1 SBUF這些特殊功能寄存器具備位尋址,采用上述如IE類似的定義,是不行的,雖然修改后,在編譯的時候不會出現(xiàn)錯誤,但只要用到你定義的位變量名時就會出錯。原因是,只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是8的倍數(shù)(十六進制以0或8結(jié)尾)才能進行位尋址。
打開reg52.h頭文件可以看到,所有用sbit聲明了的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均是以0或8結(jié)尾
如硬要達到上述要求,可用帶參的宏定義來完成。此處不做詳細說明(意義并不大)。
下面對sbit的使用做詳細介紹:
隨著8051的應用,非常有必要對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單個bit位進行存取,C51編譯器通過sbit 數(shù)據(jù)類型,提供了對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位操作。
以下是sbit的三種應用形式:
一, sbit name = sfr-name^bit-position;
sfr PSW =0xD0;
sfr IE =0xA8;
sbit OV= PSW^2;
sbit CY=PSW^7;
sbit EA= IE^7;
二, sbit name= sft-address^bit-position;
sbit OV =0xD0^2;
sbit CY =0xD0^7;
sbit EA =0xA8^7;
三, sbit name= sbit-address;
sbit OV =0xD2;
sbit CY =0xD7;
sbit EA =0xAF;
現(xiàn)對上述三種形式的聲明做必要的說明
第一種形式sbit name = sfr-name^bit-position;如sbit OV= PSW^2; 當中的這個特殊功能寄存器必須在此之前已經(jīng)用sfr 定義,否則編譯會出錯。
bit-position范圍從0~7;
第二種形式 sbit name= sft-address^bit-position如sbit OV =0xD0^2; 與第一種形式不同之外在于,此處直接使用PSW的地址.第一種形式須先定義PSW
第三種形式. sbit name= sbit-address 如sbit OV =0xD2 是直接用的OV的地址
OV的地址計算方式,是OV所在的寄存器地址加上OV的bit-position
注意:
不是所有的SFR都可位尋址。只有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地址是8的倍數(shù)(十六進制以0或8結(jié)尾)才能進行位尋址,并且sbit聲明的變量名,雖可以是任意取,但是最好不要以下劃線開頭,因為以下劃線開頭的都保留給了C51的頭文件做保留字。
sfr16: 聲明變量
許多8051的派生型單片機,用兩個連續(xù)地址的特殊功能寄存器,來存儲一個16bit的值。例如,8052就用了0xCC和0xCD來保存定時/計數(shù)寄存器2的高字節(jié)和低字節(jié)。編譯器提供sfr16這種數(shù)據(jù)類型,來保存兩個字節(jié)的數(shù)據(jù)。虛擬出一個16bit的寄存器。
如下:
sfr16 T2 = 0xCC
存儲方面為小端存儲方式,低字節(jié)在前,高字節(jié)在后。定義時,只寫低字節(jié)地址,如上,則定義T2為一個16位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T2L= 0CCh, T2H= 0CDh
使用方法:
sfr [variable] = [low_address]
1 等號右邊,只寫兩個特殊功能寄存器的低地址,且只能是十進制,十六進制的整型數(shù)據(jù)常量,不允許帶操作符的表達式
2 SFR不能聲明于任何函數(shù)內(nèi)部,包括main函數(shù)。只能聲明于函數(shù)外。
3 用SFR聲明一個變量后,不能用取地址運算符&獲取其地址, 編譯無法通過,編譯器會提示非法操作。
4 當你向一個sfr16寫入數(shù)據(jù)的時候,KEIL CX51 編譯器生成的代碼,是先寫高字節(jié),后寫低字節(jié),(可通過返匯編窗口查看)在有些情況下,這并非我們所想要的操作順序。使用時,須注意。
5 當你所要寫入sfr16的數(shù)據(jù),當是高字節(jié)先寫還是低字節(jié)先寫非常重要的時候,就只能用sfr 這個關(guān)鍵字來定義,并且任意時刻只保存一個字節(jié),這樣操作才能保證寫入正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