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久999_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爱城_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_国产午夜视频_欧美精品在线观看免费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查看: 39945|回復: 2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收起左側

如何摩機 一篇很好的關于模電與功放經驗分享文章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ID:386440 發表于 2018-8-15 10:2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看到了這么好的論壇 一時興起 不想自已近45年的維修經驗失傳 同時也結交些高手和朋友 當個樂趣吧 準備發個“功放改造” “音箱怎樣灌瀝青”(簡便易學 質量效果比專業還專業 論壇上從未有過 任何人都可以操作 以解決初學者困域)   如何摩機 如何低成本作出高質量功放 “功放的簡易調試”等 歡迎拍磚 后天出差 約十天后回 先預告 哈哈
今天先談談湖山BK2×100 JMK   湖山簡易處理完勝馬哈AX-900監聽功放您信嗎
收了一臺二手湖山(價很低廉)  折去音量電位器前(含音量電位器) 一切元件 成為一臺純功放   CD插座直焊在電位器被剪斷的電路板上 可用各類前級 我用的是漢聲MODEL20  效果奇好  解晰力 動態 隨便超越進口萬元內功放 用了一臺過去的雅馬哈AX-900監聽功放 雅馬哈采用CD直通 對比 簡直不是一個等級 傻子都能聽出 特別是人聲 湖山加前級那個圓潤 那個清徹 那個美呀 使人陶醉!  而40斤的龐然大物 雅馬哈AX-900太一般了!  太一般了! 為什么這樣呢?后面我會慢慢講到。
這是雅馬哈AX900內部圖 用料比較發燒 二只補品為71伏22000微法 350W 7.5公斤牛 整機約40斤 功能奇多 待會我會講為什么敗在不見經傳的小湖山身上


右邊鐵罩是輸入機械及電子部分  用鐵殼屏蔽有若干好處 (但也是音源粗糙和惡化元兇 后面會講到)  前面板有等響度和音調調查 音量調節諸多開關旋鈕

大家在調試機器的時候 有時感覺到這么一個現象 就是什么都不動 您的手挨著某些元件 或者在某些區域晃動(不接觸元件) 揚聲器就有明顯反應? 甚至能夠聽見音樂或收音機 廣播聲 這是感應! 感應分很多種 什么電磁感應等等

日本鬼子不是苕 它會節省成本的 一般電子產品 在不合理設計 或者設計有先天缺陷時 會有一個補償方法  那就是屏蔽 (當然也不排除加強質量的正常屏蔽)  我們不妨試試 用左聲道輸入信號 當音量開大時你去聽聽右聲道有沒有聲音! 奇怪吧! 怎么有聲音?! 這就是很多廠家和發燒友要裝二臺一模一樣的單聲道的重要原因

一臺功放設計的好不好 首先是看電路 電路設計“中性” 任何人拿元件一裝就成 就好聲 不用調試 或最多微調一個中點電壓  (如上海 星火71-9電視機的音頻部分) 不論用什么管( 不把硅和鍺搞錯就行了) 為首推, 70年代我把 71-9電視機的音頻部分做單獨功放 電源升壓為36伏 功率變大 聲音照好!  不搞什么玄虛 當然要做到極致是要挑管的!  我所講的大家盡試!  元件不錯就好聲!
第二就是電路板的設計 和元器件的排列  這是影響后期的重要里程!

剛參加工作在縣里廣播站搞維修工作 文化大革命是要搞廣播宣傳的 這些人不懂使用機器 高低壓開關反著開 唉一天壞上十臺 我最怕修275W擴大機  4個FU7電子管  重死人 一個高壓牛折半天 唉幾年內不說繞了一噸 起碼好幾百公斤漆包線   因此我對電子管功放“恨之入骨! ”  但是也練就了不少功夫  在論壇里看了“紅山老貓”等高手幾篇文章 不錯!  那我只談晶體管了!
75年DIY   “ 星火71-9電視機” 在南京 上海托人買了一箱9寸顯示器 自已高仿
星火71-9電視機自動增益控制設計不合理 信號強弱變化時行 幀會不穩 用飛躍12寸電路移植改造 根本上解決了這一弊病
所以 “紅山老貓說”DIY仿名機造過它是現實的 一點不假!

離世時 我和十數個徒弟裝的9寸電視機 家里 修理部里人圍的水泄不通 除顯示器外( 還有部分電位器) 什么偏轉線圈 什么行輸出變壓器 電路板 什么高壓包 還有一個小的幀幅調節線繞電位器 全部自制 唉那個時候有勁頭! 值得回味呀

接著談雅馬哈AX-900的不合理 講清楚了就知道湖山怎樣完勝它 ( 明天出差 十天左右回來 將會展示摩機圖片 及我的40平方業余工作室 和伴我的幾臺電子管示波器 電子管音頻信號發生器)
論雅馬哈AX-900功率儲備應當不錯  大牛加巨大補品電容  大信號應當爆棚 而且末級電流調的較大 開一會有熱氣往上冒 應當好聲! 可是它的電路設計有重大不足 是它的推動管(和推動電路)力不從心 要靠強信號源輸入 于是要加強信號放大(嘈聲 感應 音質變惡) 就產生了  而且沒有前級推動的“大力” 因而不可能爆棚 故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監聽功放機” 是告訴你們 以常態 正常心去聽!  不過因后級四對功放管想必帶幾個難推的喇叭沒問題(沒試過椰 能代什么音箱因沒試 故此分柝而已  類似機器有很大摩機空間 光是變壓器和電容就很值幾個錢 哈哈)  論單純后級而言 放大級越多 效果和質量越不容易控制 所以建議發燒友們做后級簡潔至上!

其二是電路板的設計和元件內部擺位 功放的設計好聲 電子元件相互位置 某些重要元件如輸出牛 功率管 前置級放在機箱的位置很重要 而且電路極元件在設計上盡可能做到對稱 除了質量外也便以檢修 如音樂傳真A1000

謝謝版主了
在論壇里消消遣 很愉快 說不到那天就“走”了 人很脆弱呀! 潛水了數日 發現有些關健東西無人談及 于是于工作之余開開心 同時也給初哥提提醒  年紀大了 思緒不集中 經常打錯字 請諒!
70年我申請調到一個小單位 創辦了宜昌市九縣一市唯一的一個無線電維修部 開展自已的個人維修 (跟搞單干差不多 哈哈 人們十多塊錢工資的時候 我收入約300--500元)  說到這里  宜昌市的60發以上的燒友應當知道我是誰了!   有人談我年過半百我很高興 現在的生活很好 我真想年輕十多歲呀! 謝謝“贊美”了!

在我維修過程中 用了很多處理品零件 開始學無線電裝什么來復式再生收音時 一個當時價為8元的3AG1被我不小心弄斷了一根腿 心疼了半個月 因為當時最好的最時尚的一條“的確涼”褲子只要一塊五 晚上我流淚了 后來硬是把玻璃砸破了從里面引出線來! 把“她”修好了! 所以我對如何用次品元件組裝優質機器頗有心得 我徒弟后來在宜昌半導體廠當銷售科長 表哥周當廠長 我經常到他們那里“稱”零件 十元錢一公斤 哈哈 一稱幾公斤 有些是“高可靠”打下來的 何為“高可靠”?  當時宜昌為宇宙飛船上天 要求試制一批極為苛刻的大功率管 由于要求的參數極為嚴格 于是打下來很多“次品”有些“次品”比軍用品還好 都被我稱來了 以至我后來有若干條件試驗  宜都無線電廠一臺進口彩進過無數人修驗 一開機就冒煙 工業局長和廠長帶技師登門 十分鐘就搞好了 看在局長面上收了二百大洋 要了十公斤金屬膜電阻 美呀!

今天回來了很累很累 但還是想講幾句 在毛爺爺領導的時代 元件的管理是很嚴格的 不能以次充好 不能使用次品元件 元件進出是企業倉庫管理員來管理 經幾人之手  無線電維護是特種行業 每次的維修記錄必須備案 交公安 工商部門 那個時候  誰挪用 投機倒把 以次充優就有牢獄之災 一百元判一年! 公家的東西不能帶入私人家里  私人東西不能帶入公家場地  就是我本人的組裝電視機帶到維修部自己用BT3掃頻儀調試也要交5元儀器使用費 而且自已的東西調試還要請證人在旁 速戰速決 避免有人閑話或陷害 平均每天我維修約五臺收音機等電器  有時最多十臺以上  所以我的工資很高 多勞多得呀!
至于無線電廠彩電換行管價180元 一只電容幾元錢 “出診”費用是很貴的 一點電阻抵不了我的“工資” 哈哈!
因為有各種基本村料的支撐 才完成了我后來的若干“實驗” 其“實驗”的費用起碼要高于一棟四層的“小洋樓” 所以我對“無線電”的戲稱叫“無限墊” 就是無限制的 無節制的墊錢!  辛酸 成功與投資成正比! 之所以我要用一定的篇幅來介紹維修經驗 皆在想引導DIY發繞友正確發燒 少走彎路 快速成功 用極少銀子達到高檔和頂極器材效果! 把錢材和精力用在家庭“公益”事業上去!
閑話少說書歸正傳 這是我的幾臺愛將 感謝夫人分配了一間40多平方米的小雜物 就在這間屋里近十多年來我為親友和其它伙伴送出去了幾十對音箱 犧牲了若干臺普通放大器和前級(淘汰下來的產品拆元件用 以前的元件早用光了)改造功放!


感謝夫人分了一間40多平方的小雜屋供我發燒 其它地方任何半成間、不美觀的產品 (不符合她審美觀的) 不得放在家里其它地方 近十多年 就是在這間屋里完成了數十對音箱、無數友人的功放改造 由于工作的變遷 我由專業者變成了“業余”者 郁悶呀! 年紀大了 經常有人找你 幫幫忙 試試身手 回味一下年青 是一種享受 是對生活的另一種全新的追求! 局外人是不能體會的! 看看夫人的辦公地方……


不過她身后的三分頻(被我狂燒喊壞了幾臺功放的)惠威十寸落地箱 還在她后面 為她做的分頻器被友人直接下喇叭后把東西換走 所以近幾年我懶做分頻器了 就用別人調換的在用 哈哈 懶了 人老的標志啊!  老燒友知道 您自己只有用一般般別人瞧不起的功放 音箱 CD 等 您家才可以有點聲音 才有幾件東西能放在屋里 否則都被別人“借”走了 哈哈

幾臺功放的狂燒 使喇叭滿是滄

想發燒 想摩機  必須具備幾大要系
1、對元件的了解 起碼要知晶體管的一些基本原理 和熟知一些管子的特性 及自己搭電路測試放大曲線
2、對基礎電路的了解 要熟知電壓 電流與電阻之間的關系 功率與電壓 電阻之間的關系 要熟知單個放大電路 并能將整個電路圖背著畫下來 不麻煩的 過幾天您就進步了 而且是真正的長足的進步
3、基本的設備 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 萬用表是必備的 什么? 您不用?  哈哈! 看完了我整篇文章 您會改變的!

在都不具備的情況下 我還是會要您準備三個零件 要達到好的效果!  但那不是科學態度 其實放大器這東西成熟了幾十年 現在沒什么新東西 君不見很多燒友還在DIY幾十年前的什么金嗓子 貴豐 什么音樂傳真 什么……!  電子三大件 收音機 功放  電視機 從某些意義上講 DIY最容易成功的就是電視機  因為它有個“示波器”———顯像管啦! 再簡單不過的就是功放! 最不容易成功的就是收音機了!!!  收音機裝好簡單 好聲也簡單 幀行不穩? 信號虛微 臉部失真? 看的清清白白 幾下就調好了! 但是當您裝的收音機和一臺好收音機同時收一個臺時 別人的越唱越帶勁  

所以說儀器儀表是很重要的!
況且我上面的三臺儀器并不貴!  自從本人當領導后 所有的設備全部交給人民公社了 十五年前在北京出差 出差前在“無線電”雜志上關注有個校辦工廠處理全新電子設備 到京后我去考察有近百臺未開封設備在等待我 于是我挑了三臺我使用最熟悉的示波器 信號發生器 總共劃去近一千元(一千元二臺全新示波器和信號發生器單買鐵就超過這個價啊)  于是我家里就有了這幾個龐然大物 為她們定做了一個工作臺約二千 沒有好的工作臺怎對得起這些“鐵將軍”?!

配套的需要500歐 10K   50K  電位器 功率要大點 一只波段開關 有很多燒友能出大價錢買什么補品電容 認為越貴越好  越名氣越好 告訴您做一個實驗  臂如信號輸入 您接一個波段開關 用一塊電木板采用搭橋方式 分別將電解電容 什么各類發燒電容接上(請別人接上、避免您的心里作用)  用中小音量 用您最熟悉的 Cd   通過幾次對比  決定命運的時刻來到了! 什么?!  這只小電解音質最好?!   啊 什么…… !
那么我來用一種方法讓您立竿見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只告訴您一些簡單方法 不用任何成本 (調試 調換幾個電阻而已 是調換 當然不用成本了 馬上聽著音質陡變 可用隨著您的手的變化 (扭動調試電位器 并在調試過程中 絕不冒煙花)  所以 科學的DIY 是發燒友前進的必然途徑!
我在論壇看了一篇極好的文章  其中一位燒哥緊急求援  問我的屏級電壓怎么小了幾十伏 這是最筒單的問題 分段排查 最多三次搞定 當沒有找出任何癥結時就改動電路 調換零件 實際上埋下重大隱患 相當一顆定時炸彈 實不可取! 這也是我要寫本文的重要原因! 后面在講解電路圖時會詳敘。

1、對元件的了解 起碼要知晶體管的一些基本原理 和熟知一些管子的特性 及自己搭電路測試放大曲線
今天先談晶體管 晶體管電路及簡單測試 晶體管的老化實驗
不同類型的晶體管 有不同的耐壓值 不同的放大曲線 早期生產的晶體管由于基礎材料的原因離散性較大  一般耐壓較低 且熱穩定性不好 要使它能穩定的工作 多靠電路補償 大家不仿看一看“晶體管原理” 什么?  書太厚了? 祘了 我只講與有關摩機的部分原理 首先 您要會測管子的耐壓值

這是三極管測試幾張簡圖 圖一是擊穿電壓簡易測試 電壓表數值即為耐壓值 圖中電源要求最好是您準備DIY實際電源的二倍
圖二 圖三是測晶體放大倍數特性曲線用 電壓用實際電壓 電流分別輸入1微安  10微安  100微安( 小電流前級、  中功率則加一檔1毫安  大功率再加10毫安等)  每一只管子根據輸出電流繪制放大曲線 然后將管子別在記錄紙 此舉非常重要 雖然測的是直流放大  但是因為是實際電壓測試 若管子一致 不劣于晶體管特性圖示儀!
測好的管子挑選出來后再進行電流老化處理 老化處理是是根據晶體管的放大倍數設置基極電阻使其達到最大指標電流 小功率信號級最低要集電極輸出10MA  大功率輸出1A等( 安在散熱片上)  連續2個小時以上 我挑選一般用12小時 老化時用手摸各管溫度 有特異者廢掉(全部以您準備裝機的實際電壓測試)
每老化一次 重復查一下放大倍數的特性曲

感謝對我貼的關注 如果仿一臺名機 首先是達到她的性能 不是憑個人聽感 根據很多人的經驗 做一個電路 換某個零件 單憑個人聽感 認為超過了××名機 您測試過了嗎?!  您的機器從5MH——20KMH在所有頻段內 從100MW——到100W功率的時候 輸出平坦嗎? 每個人對某段頻響好惡不同  一臺“高保真”應當忠實放大信號原樣  而不是去刻意修飾他!  所以說我們燒友們應當科學DIY  有設備的使用及調試經驗 有電路的改造和移植能力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完勝原機的可能 才能達到“高可靠”  不是心理上的“安慰” 整機廠找零件廠買的晶體管是很貴的 在篩選上很費成本  有的業余者根本無法達到 比如您功放管壞了一只 找廠家索購 他甚至要您其它幾只一齊換!  而且很貴 就是這個道理!  如某個功放管參數耐壓是36 伏 但是元件生產廠硬可以從成千上萬個晶體管中挑出耐壓80伏的管子來提供給整機廠 由于受益于朋友和親人是元件廠的專業人員 知道部分元件出廠潛規則 其它就不多講了! 所有說某些產品從外面型號上是看不出來的 更有甚者是有些廠家在出廠前把某些元件型號抹去 出了保護他的利益外 更重要地是您不必“參考” 您買不著這種型號的參數元件! 哈哈 多言了!  隨著科學地發展 時代不斷進步 好多可代用品 而且超級 超越代用品出現 才使我們有了超過它的可能 所以說不要耿耿于懷某個原著 先是仿電路 仿排列(印刷電路板)  用原來器件型號或替代品科學測試挑選  才能達到或超越它  才能達到極致 “極致”不是單純“好聲” 哈哈 再次感謝質疑!!!

一個電路設計的很好 很中性 任何零件 即使是老弱病殘 也能吃飯 也能唱歌 但是要達到極致是不可能的!

還有很多測試挑選是匪夷所思 您不是專業者 您不是器村材生產廠盡可不必去做 但是有些基本的還是要做
如溫度老化 我一般把已選好的元件放在80-100度恒溫箱里12小時 放在-15度冰箱12小時 進行常規老化 有條件的可在低溫和高溫進行通電 按晶體管設計最大電流老化
己經挑選過的配對管經過各種測驗后 再次檢測 挑出在老化后數值一致者 作為上機準備
君不見功放在寒冷的冬天聲音比較干硬 但清晰度 解晰力變好(部分甲類除外) 春秋聲音溫曖 柔和動聽 夏天毛噪 除了人的心情外重要的是晶體管的特性溫差效應所致
有一些“煲機派”認為晶體管功放煲一段時間就會好聽是沒有依據的!  由于器材的老化 可能差一點也說不定 嚴格的說 經嚴格篩選元件的器材 從開機伊始和后來10小時  100小時  1000小時應當沒有差別(在氣溫 環境一樣的情況下) 在您的“耳朵” 您的“惰性” “自我心理暗示”尚未形成的情況下 對器材是最公正評價!

在年青時 在檢修和DIY時 無數實踐造成了我的金耳朵(現在老了 什么都不行了!) 我不會斷章評價今天和前十天前的效果 因為不可能把十天前的場景復制出來PK 沒參照物比效來評議是不負責任的! 我建議燒友們不把精力放在這里爭論(膽機除外)

但是有些愛好者DIY功放煲了一段時間好了 真的很好些 (注意 是DIY功放者 是有些愛好者)  拜您器件未挑好所致 由于您器材裝機前未作老化和測試 本身不匹配 在實際工作中逐步老化合拍 但是后面結局 只有天曉得!  哈哈!!!

一章一節講完了您自己就可以摩了 保您“短期”成高手 哈哈 應您所邀 先上個圖吧
正在服役的雅馬哈AX-900
湖山與雅馬哈PK場景 趁夫人不在家才敢在客戶“胡作非為”

一臺機器 電源是心臟 電源的好壞直接注定了功放的命運 本文所述均為“高可靠”設計! 無論什么牛一慨對應 這里我推薦環牛 后面自有說明!
首先談牛 假如您想diy 100W功率的功放  那么牛的功率經驗公式最低為(100W×2) ×1.5×125%=375W  1.5為功率余量 125%為損耗值 這種保守設計只能有約10-20W的高保真  若您的功放有大的推動力 您有高燒爆棚情結 應為1000W以上 我用的是1.5 KW 文革時期調壓自耦變壓器改制 效果非常好! 接上500W負載連眉頭都不眨一下
在這里我要著重談的是初級線圈的設計

為什么談初級線圈設計?! 很簡單啦 這么多理論書!
理論與實際都不錯 那是按最高能効比!  而我談的是“高可靠”!  開個玩笑 就是從您自動手起直至您孫子來使用也不會壞! 不會過熱 不會有溫升(不是因功率變大 小功率牛也一樣)  很多設備 由于正常的工作 電源牛會有一定的溫升 即使空載亦是如此! 若牛的材質有問題的話 溫度會高些

那么解決的問題是增加初級線圈的匝數 一般增加10% 也就是說繞220伏+22伏=242伏 我一般用250伏 把計算250伏的線圈當220伏用 且初級電流按15%增加而選擇線徑 從而有效的解決了牛的溫升問題 溫升會遭成熱感噪音 會使您的低頻在1--250MH時隨信號強弱變化而疊加低頻諧波 使低頻含混 降低分辨率 很多人把精力用在調整功放 換管子 換電容而收效不甚 就是這個原因  其實您若有條件有蓄電池組供電 您就會發覺低頻清晰了很多 也低了許多 因為您已聽不到電源噪聲了!
假如您的牛已確定 初級應占55% 功率  次級占55%功率 而增加的10% 是環牛的可繞空間 這就是我選擇環牛的理由 是要榨干電源牛的每一滴血!
為信號放大(除了功放輸出級與推動級外 其它都權叫作信號放大吧!) 預準備一組線圈是很有必要的 電壓的輸出要高于主次級繞組的10伏

預準備一組線圈是為以后摩機為信號級或前級準備的 占30W功率即夠 采用穩壓電源 故高出10V電壓 何為“預準備” 就是在您機器全部調整完畢后 可以試試前后級(或信號級與輸出級) 分體供電(也可以單獨用一小環牛 再此不多敘)
由于設計原理有異 次級線圈不一定按初級比例 應當找一點線材(我用普通細花線) 繞幾匝確定每伏匝數 纏上黃綢帶 通電無論多少小時摸線包與鐵芯感覺不到溫升初為合格

然后繞上三層絕緣綢帶 再繞次級線圈 通電實驗 通電可用500W36伏電燈泡作負載 連續12小時無任何溫升 且接負載時監測次級電壓無任何波動 我的電源牛連微抖都看不出來來  (燈泡負載功率按單邊30%計祘)  至此 一臺能夠使您愛機以排山倒海之力的 能夠管您子子孫孫的“高可靠電源牛”誕生!  她將陪隨著您的DIY情結 一路高歌猛進 勝利向前!!!

我用一臺雜牌機換上此牛(當然也換了電容 換電容要決見下篇) 請了幾位朋友看碟片“真實的謊言”序幕中施瓦辛格丟一顆手雷 轟的一聲 人的心臟快要崩出來 幾位朋友嚇的顫顫驚驚 面如土色 離開座位 幾欲奔逃……!!! 諸位大可一試 哈哈

在論壇里 有很多人歸劃各類牛的比較 認為E牛 效果好 我卻不盡然 因為E牛您插完了鐵片后一個重要的步驟您是無法完成的 那就是磁通及能效比和其它參數的調整 你要用專業的設備 一邊慢慢調整四邊角的螺絲松緊 用一個小橡皮榔頭輕輕敲擊 保證無共震的情況下 來完成每個重要數據的最優化(并不是四個螺絲扭的最緊哦) 若調整不佳 還要重新拆下來交換換片 在70年代 一臺電子管擴大機的功放部分和電源部分的調試人員 在儀器的指使下 有時要用一 二天的時間才能調試完畢 許多斬新的“無任何問題”的器件就從生產線上打下來 變成維修或零售!  一臺好的機器您貿然換一個零件(電源牛或輸出牛) 再也不會恢復原狀——這是E牛的困惑!
而環牛廠只要材料合格 按正常工藝生產 就會批量生產許多好東西 當然還有很多劣質貨 怎么挑選環牛很簡單 就不是這個貼子的范圍了! 我建議燒友們以最快的速度來拜訪您身邊在無線電廠做過電子管擴大機功放與電源調試過的老人 他們最低是65以上的老人了 向他們學習一些規范的 正宗的科學與實踐 不然 這一些技術就像恐龍一樣絕跡了 豈不痛哉!

哈哈 和我年青一樣 我願交您這個朋友 不過我這個年紀 目前的工作 目前的生話我與人無爭 我只想大家過的好 大家過的愉快 任他們嘴里快樂 只要他們快樂我也快樂 并不計較言語沖撞 也不在于名聲的得失 其實又對我沒什么傷害 何必那么夸張! 我權把這個論壇作為我的發燒回憶錄 既談談我的經驗( 100%可用)且不抵毀攻擊他人! 這當我的記事本 自娛自樂 別人過來“偷”看了我不在意  是他的福  若他一不小心成了一代宗師 也是他的造化 其實與我無關 這是他的能力 別人不看亦與我無緣 何必求之?!  哈哈!

文革期間 經常停電 因而各農村生產隊各企業單位 都有發電機 都有“調壓器” 那時候電壓極端不穩 高的超過250伏 低的只有150左右 “調壓器”成了救命法寶 因發電機輸出的電壓晶體管收音 功放等設備無法正常工作 晶體管收音機一片噪音 (短波稍好)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經過摸索與創新 稍有心得 會在分柝和摩機過程講解中揉進去
那時的“調壓器”其實質量很好 均是貨真價實的東西 而這批寶貝 大部分靜靜躺在某些角落或廢品堆里!用那時的1.5KW調壓器環牛是最好的材料 初級線圈非常粗 電壓二端也就是250伏(若您非要按電工原理可測出220伏作輸入也未嘗不可 DIY就是制作 可作各種嘗試)  簡單清理一下 包上絕緣帶 用導線繞幾圈確定每伏匝數 次級導線截面積可按2000W功率計祘 圈數不多 很好繞制

檢驗一個好環牛的質量是在電源150伏至260 伏時 環牛在夜靜人聲萬簌俱寂的情況無嗡嗡聲或極微聲 接上滿負載時電壓微抖并不下降(有時電壓有點下降是您家的總電源線在大負載時有壓降 遭成初級進線電壓下降而影響次級電壓小幅微跌 這很正常 那么您的電源進線和插座之類就要考慮更新了!
在白天能明顯聽見環牛嗡嗡聲是有問題的 除了線圈匝數設計較低就是牛芯質量欠佳 有時差的牛芯多繞幾匝也可解決問題(見前面環牛設計) 但功率效率諸方面是要打拆扣的! 我擔心見了我的文章眾將士齊將環牛加繞 有些壞牛也識別不出 以壞充好 那就是我的罪過了!

現在來談談電容的問題 電容是電源的另外一半

首先談談對電容耐壓的要求 根據的的次級電壓確定您電容所需要的耐壓
如次級為36伏 那C=(36×1.41)×120%=51×120%=61.2伏 63伏即夠 我用45伏次級要求耐壓71伏以上 次級電壓高 輸出功率大些 但對元件要求高些 而且成本高出很多 不是高燒者或技術或經濟實力不足者慎之 故36伏次級已夠
有很多燒友對某一品牌電容贊嘗有加 認為某某電解低頻如何等等 在此發表個人看法 對于電源牛和電解電容確能改變您音頻放大器低頻頻率強度的話 無外乎二個原因 其一您的功放調試有問題或者由于擺位 由某個元件的感應 在低頻某頻段造成了音染 其二電容設計或生產的原料原因 使電源形成了經過某段電流的輸出也隨輸出的強弱注入了50MH 及其諧波的低頻信號 這都不是高保真所期望的
您見過誰用二種不同電解在同一時段同一設備同一背景快速切換PK?!   只見到過一些“文人墨客”的一些傳說、一些評論 所以說看報 看書 看評論都要思索一下 當然一些名品電容是不錯的選擇!

瑞典的力發PEH169系列 33000U/70V 電容就很好 美國思碧等都不錯 愛機能裝四個這樣的大電解 相必您的功放會上幾個臺階 這些東西地球人都知道 哈哈不用我多說

在此著重談一下平衡問題 有些廠機和有些燒友裝調機 經常冒出一句 某某電源濾波電容只能用到多少微法 用大了就聲音發緊 發硬 更有甚者是電源變壓器也不能用大
我們談首先是要有一個好的電源(含牛與電容) 他是您的一顆強而有力的心臟 功放和其它調整 只能順從于他 只能服從于他 他是一面照妖鏡  就和我前面講的選管一樣 在他的檢驗下 任何假冒偽劣 任何妖魔鬼怪將會原形畢露!

老人家的水平很高,開帖碼字,使我等受益匪淺。

我有一個疑問:156樓,你說的判斷牛的好壞,就是聽牛在滿負載和空載下,電壓掉落多少,還有就是有沒有嗡嗡聲。

這個嗡嗡聲,一個與牛的鐵芯質量有關,一個就是與入戶的交流電的功率因數有關。
不知道老人家考慮過沒有,功率因數低的話,再好的電源牛也會有令人討厭的嗡嗡聲。電壓相位與電流相位的差越大,嗡嗡聲也就越大。
過去時代的國產電容委實不佳 最容易爆漿 或者干涸了 我在維修時第一個“任務”就是看外觀  有沒有電容外觀異樣 同時 國產電容耐高壓 高容量很少見 前面有句話 “隨著科學地發展 時代不斷進步 好多可代用品 而且超級 超越代用品出現 才使我們有了超過它的可能”
有好的東西是不分國界的 況且現在二手貨很多 價也便宜 有好東西為什么不用? 而且這些廠家新品都在國內代工 大家均可選取 只需注意耐壓和容量 其實小容量并聯不失一個好方法 論壇文章太多 在此我就不一一羅列了!

啰嗦一句 加繞線包可解決很多問題 因計算與理論變了 常規思維亦變 除了多用點銅線以外 它解決了許多鐵芯內在質量問題 其原理很簡單 你能測鐵芯的“磁通”“高斯度”嗎?!  有位兄弟很簡潔的回答了這個問題 另外我再提示 本文敘述均為“高可靠”設計!
“高可靠”是與眾不同的 哈哈 歡迎技術爭論 大家才能正確的 不被一些是是而非的言論困域 走出誤區 少用銀子 少用精力 快步達到勝利彼岸 祝大家成功 先把電源搞好了才能進入其它步驟 切切注意!!!

有些二手機 特別是110伏日系機 其牛是不錯 在此不建議改造 外加一110伏變換器就行了 而110伏自耦變壓器按我方法繞制 既沒嗡聲且提高壽命 增大功率 有的日系機采用雙變壓器 商家挑一根線串聯變成220伏使用 其實對于“高保真”并不妥 因二音道的輸出音頻并不對等 會出二個牛變動性的不均衡 在大音場大動態時除了輸出電壓變異 嚴重會燒機!  我前敘晶體管的選擇及牛的設計大家盡試 100%包您成功 未試者請勿用猜惻來評論! 一試盡知!
待談牛的屏蔽后就論敘元件的擺位對放大器的影響 等會見!

首先 日糸火牛若折機重繞您是無法達到原有水平的 其原理前有論述
日機本土標準電壓為100伏 市面上有很多220伏-110  220伏-100轉換器賣 都可以使用(根據您所在地區電壓高低)
自繞牛建議105伏(完美和質疑者可留一抽頭實驗) 電壓轉換損耗和功率在一定當量時會下降幾伏!
日系牛在高幾伏情況下不會有嗡嗡聲和發熱(一定微溫)
用功放電源次級作轉換電源并不合適 除非您有大于5倍以上電功率 當然您用1000W來轉換是非常不錯的(他還有一個好處是次級不帶火 但要注意相序 有時次級輸出頭要互換一下才有很好的聲音喲)
自耦變壓器是轉換效率高最科學省事的方法 他的線徑很粗椰!

“另外一個問題是:功放前能不能用隔離牛轉換電壓,對功放會帶來負面影響有那些?音源不考慮這個問題,就功放在大電流狀態下不知有什么影響??加藕合牛又會怎樣??”
“功放前” 兄弟這句話委實我沒弄懂!   電源每轉換一次 對它的純凈度都有影響 日糸內部牛拆除 按我的方法改造換牛功放才能脫胎換骨 不是拆牛重繞呀! 且換牛后您馬上感覺檔次提高了! 當然我會先摩其它 為了便于區別 建議先不要動牛 只有摩一處 明顯進步了 才能再摩其它 否則您就還原 把您用的什么無效補品全 部折下來! (紅參是補品 吃多了要死人的喲!)
先動牛就是失敗的開始 一點也不錯
加轉換器對初學者是一個臨時作法 他不需大動干戈 先確定熟悉機器特點 用各種熟悉的音源找出他的癥結、再才能考慮摩機 本文講牛摩機還未開始呢!

環牛與E牛工藝與要求不同 其實不用屏蔽的 確認需不需要屏蔽很簡單 用一個小半導體收音機開中波段慢慢從各個方面靠近它 看干撓嚴不嚴重 有沒有極強的電源噪音干撓 若有較大干撓就要加屏蔽了 屏蔽有多種材料 我用一般鐵板內塗焊鉛效果最好 用廢舊鉛酸蓄電池上面的鉛連接條 用500W外熱式電烙鐵(有毒 請帶口罩)可用焊膏 在里面塗焊一層鉛(或錫) 罩上再試 半導體小收音機中波是最好的“測試儀” 方便簡單 用它可以在機內各個地方掃描 以找出干撓源并試圖克服之! 能做到收音機感應的噪音越小越好 確定屏蔽罩好壞還有一些方法 如把手機放進去看能否打通 做屏蔽有相當學問 對于牛來講僅電磁感應而已!  而環牛對屏蔽要求更低( 對于非頂級要求可不做) 但它的放置位置是很重要的!

hot3極管
請教前輩,我有一1000w的美產環牛,一直沒有異常,近來不知什么原因有哼聲,半米內可聞,討厭啊!試著斷開負載,220v直接環牛哼聲依然。不知前輩有什么解決方法嗎?

“hot3極管”
檢測很簡單 先測量一下 輸入電壓 近來電力為了解決夏季用電高峰 人為地在小區域調變壓器(或這條線用電大戶近來停產)  在離變壓器輸出線近的地方電壓略高 我所在區域經常250以上  若電壓高有嗡聲很正常 本文所討論的初級加繞10% 就是解牛因極限而設計出現的這一弊端!
若電源電壓正常 先試試換一個電源插孔 并將插頭對調試試 若濤聲依舊則是牛芯或線包出了問題 牛芯和線包判斷大致簡單方法是摸鐵芯手感明顯震動線包并不發熱即牛芯問題 溫度很高即線包有局部短路。 因電壓升高或牛芯問題初級加繞即可解決(牛芯內損不大)
假如您的牛是功放上的(不是電源自耦牛)可完全斷開負載 把次級線圈(約36伏)串入220伏再接上電源 此時萬籟無聲則可以確定將牛折下來在外面加繞線圈
一試就知 祝您成功!

自耦式變壓器可串一個電感(胡亂拿一個 亦可用功放次級線圈) 接電試 若噪聲全無 在牛上再繞線圈即可 加繞多少 按我的方法確定每伏匝數 加25伏足夠(接頭時注意不要加在輸出上 避免損壞設備 搞好后測試一下電壓 切切!)

“請教前輩:我試過不小心將一方牛次級(20V)接220,插頭一碰插座火花四射。“把次級線圈(約36伏)串入220伏再接上電源”,會不會電焊一樣?”
不會的 注意次級的首尾 不清楚接上可對調一下 可用電表測量 次級另一繞組電壓略降即對

現在來說說元器件的擺位對音質的影響 圖示一簡單礦石收音機
僅一根天線 或用手捏天線  一線接地 竟可使耳機或小舌簧喇叭發音 可知空中有多少我們己知和未知的各類信號 在我們的機箱內部 各種元件它擺位 聯接 會等效無數“礦石收音機” 無數有源、無源“放大器”

晶體管的半導體特性決定了他的高敏感(有些特殊器件在使用前還需要極間短路并屏蔽保藏)  故晶體管在安裝時引腳的長短 元器件的擺位 印刷電路板的設計 均不同程度影響它的工作  好在功放工作頻率低影響最小 只重點控制50MH及其諧波便可使音色達到理想

控制噪音降低互相干撓和提高音質人們想了很多辦法 其一首推外置電源(如音樂傳真A1000)  分體式單道擴音機  分體式前后級  分體式前級電池供電等等 旨在改良放大器與電源 與各元件之間 各聲道之間(甚至于外界之間)互為影響最小 使之成為理想的“高保真”放大器

知道這些簡單的東西對我們DIY和摩機來講就很簡單了 根據我個人維修習慣  我首推前后級 后級純放大 單純前級也便宜調整 環牛按我設計繞制  干撓并不大或容易控制  因而并不建議電源外置!

對于日系機來講主要地是拋去多余的花哨功能 解決信號源純凈 晶體管放大器特殊的調試等、一般來講日系機出廠對元件的選擇 對放大器各波形的調試 對晶體管各工作點的建立是無可非議的 有的機器甚至登峰造極! 您換任何元件只壞不好!那么只有找出他的癥結 才能輕松地提高他的檔次!(如雅馬哈AX900用料就比較發燒 二只補品為71伏22000微法 電源牛350W 7.5公斤 均是上等好料)

裝機與摩機操作順序不同 有些程序甚至是反的
DIY裝機--機箱確定 電源制作 晶體管元件測試 制作  調試 信號源處理
   摩機--信號源處理  功放前后級分離 調試 電路改造 電源制作

兄弟們 本人近期頭昏 全身乏力 經腦血流圖檢查為右腦前額大腦供血不足 若能支撐 我會一字一句慢慢打出來 以供各位參考 想說一句 經維修來的實踐 特別是本人“高可靠”的維修操作某些地方與“常規”不盡相同  維修的要旨是除了把機器修好外 還要保證不壞! 否則您就要當“賠將” 我所經歷的維修期間是國內電源最不穩定時期!  一些生產隊 人民公社多靠發電廣播 喇叭輸出一根鐵絲架空 經常“空載”和“短路”這些機器要能經受不純不穩電源的折磨 還要忍受負載的種種惡劣考驗 且要好聲! 許多新機就要摩機! 我會在以后的講解中把這些珍貴的思路與技能揉進去 信就學一點 不信權作笑料!  哈哈!

現在先講雅馬哈與湖山PK 再詳敘各種摩機思路與方法
湖山與雅馬哈本不是同一個檔次 請看19樓  108樓圖片 最差的是湖山所謂2×100W只是峰值 我用萬用表測喇叭輸出 峰值還未到100W 叭地一聲就沒聲了(保護了) 聲音大了就疲軟(看電源牛就知不可能爆棚!) 十分不爽 而雅馬哈中規中矩 在10點方向還能應付自如
從摩機和DIY制作上我們來簡單給功放一個定位
大家注意了沒有 一些功放在2W—10W聲還不錯 20W聲音開始“變調” 30—50W嚴重變調且噪音增加 100W除了歇期底里叫聲就是噪音一遍 像個“收音機” 無美色可言!
好的功放在增大聲量時不會變調或變調極小 在100W能從容不迫的功放那就是天價了!
我們權將10W“不變調”功放且稱低檔 50W稱中檔 100W稱高檔機
聲音的變調主要有二個原因  其一是電源不能隨動態地變化提供源源動力 且不能快速反應 好像“留聲機”發條轉不動了速度減慢 其二就是隨著音量的增大 晶體管放大器會同時將機內的無數“礦石收音機”無數“感應器” 無數“有源無源放大器”所組成的“合成音樂”同時隨功率增大而動態放大 參與大合唱 他們競相表演 組成了一個龐大的合唱團 造成了“雄渾”的音樂!

正規廠家單純從功放級來講 其設計 調試是無可非議的 最差的正規廠家調試出來的功放可能比我們有些“絕頂高手”不知強多少! (您若不用示波器測量 您怎知道您最理想的調試 是削波嚴重而畸變的音樂呢? 您有特異功能嗎?! )
其實湖山功放的核心設計非常合理的! 對稱設計從元件擺位降噪到維修方便都強于雅馬哈不少!
雅馬哈也好 湖山也好 其技術無論從那個方面都比我強十萬倍 只不過音響與晶體管技術己成熟了幾十年 這后的幾十年 無數“英雄豪杰”經過探索 經過研究 經過改進 才有了我現在夸夸其談摩機! 才有了我現在說的噪音屏蔽 雜波屏蔽 其實四十幾年前日系功放就注意屏蔽了 只不過因特殊需要而沒我現在做的“徹底” 哈哈!

深表謝意 這個病 時好時呆 唉 幸福的時候人老了!

看先鋒717 為解決噪音及串撓 其面板 后面的輸入插孔 輸入轉換開關  全封閉

湖山沒搞什么屏蔽  音效不如雅馬哈己成定局!  但把湖山做一個純后極  優勢就出來了 首先拆去湖山面板及面板有關一切器件 !
拆掉的湖山圖片再發
因作純后級 音量由前級控制 信號直通 見面板旁三根輸入白線
有人可能有異議 我不拆 不讓他通電工作行不?  不行! 即使您不通電 因元件在機箱 “礦石收音機”原理依在有系的、無系的、頑強的工作!
那么 末改的日系機再好的屏蔽只是一個雞肋子! 何況它最多只能在某些方面屏蔽電磁感應 因輸入線長(從輸入孔到放大器通過幾道轉換有約半米至1米長的距離 這是純凈信號的巨大殺手) 對于感應的功態的疊加噪音是無能為力的!

曾試過通過電位器調音量 若外置前級 二次音量調節是對音質有影響的 故采用直通  完美者請注意 認真保管好您拆下來的東西 以后還有用處!

我前面已談 不管怎么摩機 動一次就要試一次效果 不行還原!
這摩機要從最最簡單開始  再才是簡單 把原來的三根頭換個位置 任何人都會做 是最最簡單之法 最最簡單的方法己可以讓您的機器有天壤之別了!
日系機一般有個直通功能 用直通能明顯感覺音質的提升 即使直通通過繁復的開關轉換造成的音損也是不可低估的!一般的合并機后級放大與前級有個10微法左右的電解電容 很容易區分出來 但有的機器采用直流直接耦合 這樣的機器您就一定要有電路的功底了(請見后面的方法)

老人家啊,如果吧YAMAHA的前級拆掉,作一個純后級呢?
山頂凍人 發表于 2011-5-2 18:49

湖山與雅馬哈PK是一個作純后級 一個未改定勝負
若把YAMAHA的前級拆掉,作一個純后級在小功率10W的情況PK湖山照贏 其道理后面自有說明
如果湖山按我的方法更換電源摩機50W內必贏無疑!
如果在二臺機器按我的方法調試電流和雅馬哈小改電路 湖山勝解晰力 雅馬哈勝氣勢 將各有千秋也

很多仿機者仿器件 仿管 仿電路板 都可仿制 甚至仿的比原機還精制還“發燒” 在此作一建議 先將您要仿的機器各管的工作電壓測下來 標在印刷板上 這是最基本的工作 只有數據接近他 達到他、才有超越他的可能!
所以在摩機前先將各管電壓測量并標識 非常重要 請勿忽略!

DIY調試和PK時請用一個聲道  最好是夜靜 調機和PK時重點關注100MW-1W響度時的音質 這是試金石! 一般在小音量時由于晶體管放大線性的因素會在這個區域失真 特別是大功率管 其表現像是喇叭擦音圈 這時先調整末級管輸出電流 20MA可解決 可調50--100MA 在調試中一邊監測末級管射極電阻之電壓(將電壓換換成電流) 若音質在30MA起各項表現最佳請調至40--50MA 留約25%余量 以應付最惡劣情況您的音質不發生惡變

DIY者 高燒者有二塊萬用表是必須的 一塊使用表筆 一塊直接焊線 末級電流的調試請將二表筆線焊在電阻二端上 這時是很緊張的 眼睛不離電表一分 手要緩情扭調試電位器 耳朵要辮別細致的音樂 鼻子要聞異味 哈哈!
不用緊張 后面自會介紹不冒煙花的簡易方法!……

配套的需要500歐 10K   50K  電位器 功率要大點 一只波段開關  ...
pzfy 發表于 2011-4-23 19:00

現在先談談晶體管各級電流調試方法 這幾個電位器非常重要 質量要好點 500歐左右最好用線繞電位器 其阻值大一點小一點沒關系
如圖所示 這是基本的調整功放輸出級電流的電路 當R1為100歐時 所接的調節電位器為串并聯電路  其R2為200—500歐 起保護作用 防止調節過快使電流繳增 R3 起平滑作用 使電位器R 數值平滑緩慢變動 接通時R處于最大值 其它的電位器在調節時參照這個原理進行



drb888
老人家可能有頸椎病或血管老化,請堅持每天早上起床前后做些運動,會有幫助的。起床前,搓熱雙掌,把頭至跨部分擦遍,直至覺得皮膚有熱感,然后緩慢地輪舉雙腿二十下左右,再起床漱洗。不要吃早餐,到通風的地方,最好是清幽的地方做飛鳥式的呼吸操。這呼吸操可以這樣做,兩腳外八字站立,兩腳頭間距離10-15公分,兩手自然下垂,然后深吸一口氣,雙手平緩地上舉至與肩平,再后輕柔慢慢地放下,雙手上舉放下這個過程是一個慢慢地呼氣,當手放下即將接近大腿時轉為吸氣。雙手做上下動作時,請記住要像鳥的兩只翅膀上下扇動一樣,二是吸氣、呼氣時要想著是在兩腳之間下面一個點上進行,好像氣都吸到那個點上,同樣氣是從那個點上直呼出來一樣,這一點務須記住,不是這么做寧愿不做,切記!堅持做一至兩年,你會發現自己年輕了不少,什么頭暈、眼花等等老人病會逐漸呼吸而散去,愿老人身體健康,無病無災!

深表謝意 明天我就學習 感謝各位兄弟關心關愛 人間自有真情!!!

等會去辦入院手術 用核磁共振和其它方法徹底檢查一下 在論壇里極愉快 即使惹些朋友爭論也是很爽的 我會想念大家的 醫院離我家步行約十分鐘 打完針借故就出來了 我會用最快時間 將摩機 維修經獻給大家 現在才開頭 好的還在后面呢! 謝謝好人關心我!  謝謝大家陪我聊!

回家了一下 先答牛的問題 牛的聲音有二種 一種是持續嗡嗡聲 一種是嗡嗡聲內有“噠噠”聲  “噠噠”聲是牛芯內部共震 嗡嗡聲最簡單的方法是斷開負載 串接一“電感” 拿一只牛(任何牛) 將初級與嗡聲牛初級串聯( 相當于初級只有110伏)  無嗡聲斷開“電感” 將“電感”次級(約36伏) 與嗡聲牛串聯(此時電感初級作好絕緣 將會有高伏 以防觸電)  若繼續無嗡聲 則是牛芯低劣或線圈偷工減料繞制錯誤 這時可在環牛里繞幾十匝線圈(約25伏)  環牛就摩好了! 我告訴您若是功放牛請把牛從機箱取出來  斷開負載(斷開一切線頭) 把次級約36伏串入初級 試牛的時候要把次級二根頭分別調換一下頭尾試二次!

好牛不會有嗡嗡聲 過去的老功放 如八達 至高 東方 湖山 等功放在我手里不知摩了多少  沒有發現那臺牛叫!
最簡單的方法是斷開負載 串接一“電感” 拿一只牛(任何牛) 將初級與嗡聲牛初級串聯一試
連接時這樣嗎?
笫一次可以這樣  若無嗡聲 第二次和“電感”次級串聯

今天在去醫院前還可以繼續談談摩機 我說過先從最最簡單開始 我所介紹的牛只是最后“決斗”用 在功放輸出20W以上 在大動態時 把效果發揮淋漓盡致 才能聽出效果 在10W以下 普通音樂是辨聽不出來的 所以我把摩機換牛換電容放在最后順序上  先繼續談談如何摩機!

在摩機的前夕 決擇是很重要的 在晶體管擴大器中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您到底是想將這臺機作合并式功放還是作純后級?很很重要 您若您想作純后級就必有臺前級 這是我推薦的! 但是成本有點高 要增加約1000元 要知道摩好的機您盡管拿去和數萬元進口機PK! 增加一點成本確實值得 假如您想“兼得”亦必須按我的方法先將干撓源清出去  清出去時請在電路板上和拆的線頭上包膠帶并注明 我自會講如何摩前級 先在機外安營扎寨摩好后再入住 這種麻煩程度很高 效果也差一點(元件與空間確定 無法大展身手)

再講簡單的
若作純后級請將后面的所有輸入孔座拆下來 輸入只允許安裝一對前級輸入座 RCA座淘寶網盡是 且不貴 蓮花座采用直接焊接方式
您不想拆?  舍不得 那么請參考如圖用粗銅線將四周環繞(音樂傳真A-1000做法 盡量避免信號變惡)
按這個方式后 只留一對信號孔 其它的全部短路  在留的一對信號孔上 用二只100K電阻 引線極短 焊在左右信號源輸入與地上 抑制輸入端噪音 提高信噪比

換RCA座方式最為可取 約二十元成本換來音質提升何樂而不為?

醫院診斷為“腦血管多發性梗塞”今日暫聊之此 感謝各位關心與問候 多謝了!

除了“在留的一對信號孔上 用二只100K電阻 引線極短 焊在左右信號源輸入與地上”外  在電路板上輸入端與地之間同樣各并一只100K電阻 可以焊在翻面 電阻留根一定要短! 這二只在輸入端并聯的100K電阻 由于接的地方分別不同 對于音頻 交流與諧波信號而言可不是并聯的50K這么簡單  我在壇內看到一個帖子 “輸入加了一個音量電位器 竟有嗡嗡叫聲 且百思不得其解” 其實解決問題很簡單 把輸入地端和喇叭地端(或電源地端) 加一根焊接線就好了!  這是典型的輸入孔接地不良大環路反饋或元件擺位及其干撓至臨界 這種干撓往往靜音有嗡聲而音量開大了“就設有了”(與環牛的嗡聲不同) 哈哈可不是好事哦! 它會迭加在信號里面使低頻變大“拖尾”嚴重破壞音質!

下面來談怎么用示波器調機了 有示波器的朋友請注意了 沒有示波器的敬請自備一臺 因為有許多顛覆傳統的思維 、理念與調試必須借助示波器完成 嚴格地說 不用儀器儀表 您要達到上乘境界 只能是自欺欺人! 光憑換幾個“所謂補品”零件 器件就能升級嗎?!  況且示波器并不貴 比您攢一大堆無用地“補品零件”強多了!
這篇上好文章推薦各位一讀 http://www.tubebbs.com/thread-163136-1-1.html
我向他們致敬 因為他們用不凡的功力 聽出了天籟之音! 競賽產品獲勝者是用儀器調試的呀!

再次強調!!!
一 摩機前將純后級電路圖畫出來 純功放極為簡單 沒幾個零件 畫了后還要背著能畫出來 開始不會 慢慢地一級一級畫 光能把電路圖畫出來 你就已經升級成半個大師了 哈哈!
二 將電路圖標上元件數值 電阻阻阻看不見了還要小心翼翼拆下來一量
未摩時晶體管各級電壓標在電路圖上 非常重要
四 晶體管不得拆卸 其實最蠻的晶體管 除了斷腳以外一般極少損壞
交連小電解買稍好一點的新品準備更換 老日糸機一般幾十年了 小電解因制造工藝及用料原因 到現在大都干涸或變質 必須更換(好壞都要換哈哈 一臺機只有幾個而且非常便宜)

沒有條件購儀器者 我在講理念時會告訴他只要換幾個元件就能讓他的功放“改天換地”不過無法測試太遺憾了!
那叫純屬巧合 哈哈!

lbxdsy
今天用了四個100k電阻按老先生的講法小磨后信噪確實很佳,現在靜聽后面的課程,祝老先生早日康復!

下面一個模版 請依樣把零件數據 電壓數值標上 以供摩機和日后修理(圖片從壇內或網上下載 供參考 感謝制作者的付出! )
把功率管系列除開只有幾只管子 Q7往回畫 是不是很簡單?!  請注意Q2 Q3集電極負載電阻4.7K  Q1集電極負載18K Q4集電極負載6.8K等電阻 他們均是影響音質的大敵

這是一個簡化的功放電路(取信號級 放大 推動三級電路) 手有點不聽使喚了 畫的不好莫笑!
其中 1  2  3 為接示波器探頭   低頻信號由 Q1電解輸入  測試時斷開功放管基極  測試首先由Q1射級開始

首先輸入低頻信號 示波器增益檔打的最小 只顯示一格高度 檢測從 1HZ---22KHZ  波形高度是否一致  若不一致 換掉電解一試  這步主要是測在極小信號的情況下您的放大器是否在這段頻率的平衡 可試到2.5MHZ以上 有些機器在電容前后加了些抗噪的電阻電容類 其目的除了降噪外也取得部分均衡作用 若波型不妥 可試換之!

示波器增益慢慢增大 輸入信號慢慢加強 每加強一次信號 從頭(從1---22KHZ) 掃描一次 當加到200MV時特別注意了 從這時增加信號以示波器為標準 每次約增加四格高度的增益 認真觀測 從現在起每調一次 用手摸一下管殼溫度(三級放大所有管殼都要摸! 什么“所有”?  僅幾個管而已! )

當繼續增加輸入信號的時候 “鬼”出來了! 您發現您輸入的正弦波上(或)下面波型已經變形!  下面已經削波了一半 已經由山峰變成了平原了 (而且上半周是正常的) 哈哈!

MBKMBK 發表于 2011-5-7 22:14
23了,也不知道以后在音箱可不可以入門,從2030到7294基本對元件有點了解。老爺爺好。

這些東西搞清楚了很簡單的! 別人原子彈都造出來了 您只學按一個發射按鈕!  您一定行! 祝您成功!

為什么出現這個現象 還是先講點原理 只要把原理搞清楚 什么都迎刃而解了! 不著急 很快的 我只挑重要的說二點
一 晶體管的耗散功率
二 晶體管的截止與飽和電流 從這二個方面我們來談“先輩”們的“設計與調試謬誤”(畢竟我們在說已過近半個世紀的產品呀!)
輸入在大動態時“被壓縮的波形” 在低頻段造成含混 “拖尾” 悶聲 并使電流增大 且使中頻段分辨率下降 這是音質不爽的重大因素

先談晶體管的耗散功率 (下列有些名稱是我取的 以便宜理解 哈哈)
晶體管根據其系列不同(參照不同管子參數 論壇里 網上盡是) 其集電極(或發射極)有個最大輸出電流如10MA  但管子有一個基本參數叫耐壓值 就是說這種元件只能在規定的而且是低于此電壓下工作如70V(我們完全可以測出超過他規定值高很多的器件)  但是還有一個更重要且制約晶體管使用的一個參數就是“耗散功率”比如100MW  它的意思是說您若把晶體管直流狀態調整為5MA的話 其集電極電位只能工作在低于20V!! (這就是“音樂傳真”等許多功放把工作電壓設的較低的重要原因
假如您不按它的“功率系數”來設計和調整電路的話 那晶體管就會擊穿、雪崩!
根據晶體管原理 專家們在設計電跑時就會考慮對晶體管的保護 下面是一個最基本的電路
保護電路其R1設計的很大 限制了晶體管電流過大 但是這個“經典”的電路對功放來講犯了致命的錯誤

若按此電路BG集電極不到2MA此電路就飽和了 若稍調整圖一的R3  則晶體管集電極電位由高--低--為0   或它的基極隨輸入交流信號的大小不同可使集電極電位由高變低 (交流放大由小變大---慢慢變小---削波---至零!
這就是您加大輸入信號后波形削波的基本原理 要知道一臺好的CD 它可以輸出大于2.5伏的音頻交流信號啊
解決的方法是在R1兩端并聯調整電阻 其RK=R1 電位器470K 并聯電阻為200K 電位器起始為最大值 緩緩調整電位器 使之削波慢慢恢復 并隨時用手摸每個管子溫度
同理 分別調整RK1  RK2 調整好后把數值記下來(且勿更換)

記住調整需更換的電阻值 您還需繼續變小(確保所有晶體管不發熱 并波型不整體回縮變小 若波型回縮變小那又是另一個臨界了) 取二個臨界之中點 這就是我說的中性!  按這樣所調整并改換電阻阻值的電路 將會非常穩定 高效 高質! 將電位器最佳點做個記號!

信號級調整完畢后請將電位器扭到最大 然后關機 接上功放管基極 不用輸入信號 用萬用表監測功放管電流 緩緩調整 注意功放電流 若調到最佳點功放電流一切正常則首戰大功告捷!

測量整個電阻值并更換 完成第一步驟!

前輩您好,想問一下您漢聲那個膽前級的效果真那么好嗎?值不值得買?最近在找前級,謝謝了
ROCKGT 發表于 2011-5-11 01:22

為了更好減低噪聲 改善音質 我選擇了零分貝的膽前級 縱觀市場 1000元以下的膽機還真不好找 光您配幾個元件就要這么多錢!  漢聲這款前級還是不錯的 具體后面自有說明

從基本電路分析 信號級負載電阻是影響音質的大敵 那么許多科學家和設計師是吃干飯的嗎? 不知道您看了產品數據沒有 廠家出廠所標測試電壓限在2.5MV--350MV 所測數據是極低的 且機器功率測試僅在一個頻點上如1KHZ上輸出額定功率50% (大多數廠家僅20% ) 如100W機器在1KHZ時輸出20W 這樣的調試是在極小信號時不會出現削波!
在實際的音頻信號中 信號的強弱“靜若處子,動若脫兔”高似行云 低似流水 變化幅度異常之大 遠不是固定電壓的所能比喻 故這種“儀器”所列標準對“音響”正確還原是有問題的 也就出現了許多燒友所談的“儀器不如耳朵”的存在!

為了確保音質的純正 按CD最大輸出2.5×150%=3.75設計最大輸入信號(大輸入調試千萬不要接通功放管 切切注意!!否則巨大的輸入將會使功放過載 功放輸出甚至可以達到數百瓦乃至千瓦以上平均功率 可以使您珍貴的喇叭及功放管霎間化為云煙)在大輸入狀態下要達到波型的完美!(1--22KHZ)

每臺功放電路設計不盡相同 而使信號放大器正常工作電流不同(信號放大級設計還有一天生弊病 后面會專題論之!)
在最合適的工作區內 可能會超過BG的耗散功率 這就是每慢慢調試的過程中 要用手摸晶體管帽的原由 憑手感覺管殼微溫超過正常溫度3-5度是沒有問題 若有明顯溫升請停止調試 要考慮更換耗散功率大的管子或換為中功率管了! 穩定高于一切!!!

在這里告訴您一最簡單易行的方法
按電路配備零件 約10元左右成本 采用搭棚方式在機外按您準備摩機電路接線調試 您怎么過癮都行 搭一個電路幾十分鐘 您想怎么“摩”都行!(甚至包括我后面要講的“摩電路”) 新手 老手 專業者我們來共同研究并挖出影響音質的元兇!  而不是紙上談兵! 夸夸其談!
按照極高標準調試的機器 不用什么“補品”元件 您去和洋機PK去吧!

我認為要DIY,首先要齊備儀表儀器,掌握好電子線路的基本知識,了解每種三極管參數,從電路圖中去分析放大電 ...
liubinli338 發表于 2011-5-12 08:16

這是“專業者”的做法!
要想“高燒”費銀子DIY高級音響是必備的!
我在論壇里看朋友們“曬家當”元器件一大堆 費了這么多錢,遠超數十倍的儀器費,而且做不出一個像樣子的東西!于是有感而發! 其實摩機不難,您必須懂原理!
從簡單簡單再簡單開始  按我前面所述“湖山”方法 不費一分錢和只換幾個電阻就能解決大問題! 小斗室里 書架箱連電源都可不摩!  2--10W功率 溫馨地讓您陶醉 不是一味跟風!
對大多數DIY愛好者來講并不需要示波器 您不必為一臺機器而勞師動眾! 找一個好的機器照葫蘆畫瓢也能成功 注意器件擺列 注意信號純凈 注意管子“選拔”就行了!
我認為IY是一種樂趣!一種精神!
仿幾萬乃至數十萬音響者其功力不凡 其銀彈充足 若不配備相當的裝備和具有專業的知識那就沒有天理了!
專業知識與課本不定雷同!她是結合各科的一種綜合 您若知識不是非常全面 可能把正確的東西誤為錯誤 那是可悲的 您永遠也不會進步!
講多了 不知有否幫助 我看病去了……

過獎了 再說一遍 我只不過是個維修人員 沒什么特長 為了使一些小青年在走正路時免“誤入歧途”有感而發 下面有些要講的內容就“天下大驚了” 歡迎爭論!  我不講玄學 決不“守舊”
敬請各位注意 我們“評擊”的是幾十年前的東西 只要您有點知識 稍加學習就可超越前輩 不要把什么進口幾萬 幾十萬的功放當蠻了不起!  掌握現代綜合理念 用現代科技產品可輕松超越!
后面有“設計特殊過錯”許多尚未有人提及 本人自會“惹火上身”!

pzfy老兄,今晚沒出現,真的很擔心喔,千萬要保重身體。
小樓夜雨 發表于 2011-5-12 21:08

謝謝關心 昨日頭昏 未能支撐 我每天和大家在一起 很愉快!

朋友 感謝支助 敬請不要誤會 一旦揭示影響音質的另一癥結 ---信號前級的設計謬誤---將會驚擾“音響世界”  不是怕那個人

大家來看看這個電路的信號輸入放大部分
信號通過1微法16伏電解注入 2.2K電阻“降噪”再330P短路一些“雜波”進入BG基極 觀其所有功放音響“程式”幾乎100%

這是簡圖
信號通過1微法16伏電解注入 2.2K電阻“降噪”再330P短路一些“雜波”進入BG基極 觀其所有功放音響“程式”幾乎100%

那么我們來分析 根據晶體管放大特性確定 如此管工作電流于2MA為最佳放大狀態 設管放大倍數為100 那么基極必分流20微安的負流 此20微安的負流從何而來?!
更簡圖  由于電路的“特殊性” 按基本電路分柝  在N年前我換修理過一臺比較高檔功放 當時記錄了所有數據 而且直接斷路C極串入電流表確有電流存在!當時百思不獲其解!

我試著將BG基極與C并一只100K電阻 立刻噪音大發 嗡嗡聲 自激聲 電流聲 一齊上陣 且無法正常工作 此一“心結”拖了我很長時間!久久不能釋懷 要知道 搞修理的必定各科綜合 即使離開常規但還是要有“另類”的科理支撐 否則您就無法正確的正常的工作了!

同樣的一個電路 根據C極輸出直流電流的狀態 可分為截止狀態 放大狀態 飽和狀態 那么其信號輸入級難道是處于直流截止狀態嗎? 

今天回到了家 睡了幾天 爬不起床 感謝大家的關愛!
屋漏偏遭連夜雨 前天腎絞痛 腎結石也一并發作 幾天里 我以生命和毅力與病魔抗爭! 經過冰與火的折磨! 若能支撐 晚一點開始更新


很佩服前輩的磨機方法。不過有2個弱智問題想請教:
1、配小管為什么選在實際工作電壓下1微安、10微安、100 ...
hbkbyy 發表于 2011-5-15 00:47

選1微安等是方便而己 根據晶體管放大倍數選1微安若電表指示100微A則放大倍數為100倍   160微安則放大倍數為160倍 很直觀的就看出來記錄下來  不用換祘!  什么事情圖個簡便
用三個點便可將晶體管特性圖繪出來(除起始導通外) 由于是實際電壓測試 其效果要比“特性圖示儀”好
若是一批型號 很容易配出對管  而且管子很便宜 費用并不高
測試時不要超過管子最大承載電流  避免損壞  測試時短時間超過一點耗散功率沒什么影響!
作為信號級管 要求誤差在1%以內 可能難度大點! 但這是高精的必要條件 誤差越小越好!

什么管都要求配對  唯信號級要求最嚴格 功放若只用一對管子的話 能達到10%就祘不錯了 但是越精配對越好!

我推薦一個積木模快
信號部分 把信號與電壓放大獨立起來 和輸入孔整合 像電視機的“高頻頭”其電源 中點電位調整全部獨立完成 沒幾個零件 很簡單 我把它稱之為“信源”安裝在機箱后面原輸入孔位置上
輸出部分:推動管與功率管獨立模塊 可接任意“信源” 其電源 中點電位全部獨立完成 不受信源騷撓
電源部分:牛與電容
簡單劃分 獨成系統 中國的DIY愛好者群策群力 來制定標準 像國外制定DVD 藍光一樣 這樣我們的音響事業便上了一個頂峰 把一切天價設備包括價格拉下馬! 我們就可以隨心隨意的制作各種自己需要的東西 光透個風 后面還要講的!

非常感謝。我現在的理解是選b極電流1微安,10微安……嗎?如是,那功率管選1A又如何理 ...
hbkbyy 發表于 2011-5-20 21:42

大功率管要安在散熱片上測試 根據管子能夠承受的最大電流和耗散功率確定  若管子功率為150W 在50伏電壓情況下其電流不能超過3A  若用3A測試管子發熱 其放大倍數會不穩定且緩緩變大 這樣失去測試意義 故選集電極最大電流為1A左右 其基極選10MA即夠 若放大倍數偏小(我買過10倍的管子)  也可設20MA—30MA 甚至更大 這是靈活的!

先發二個圖 不管圖紙數據對與錯 我們只看信號輸入部分


我們仔細看清楚了 現在設計的功放 在信號級(我們稱之為小信號放大器) 其基極未設直流偏置電壓!

嚴格的說 功放的噪聲是由輸入級決定的!
輸入級的每個元件的固有噪聲系數會直接放大而影響純凈的音樂!

上圖輸入級僅外接一個隔直流電容 有的為了解決熱穩定及提高信噪比其基級對地加接一個22K--100左右電阻
一般利用差分對管及鏡像電流源負載 我們現在來看看晶體管的特性

下面是晶體管特性曲線 從圖示所知 晶體管從導通伊始至某段電流中 其信號放大處于極小或不穩定狀態 通過圖示和實踐證明 取4-8MA最為理想 但一般的差分放大中僅設計1--2MA  小的靜態電流除了工作狀態不佳外 更為噪聲和2 3次諧波及其它失真“提供”了良好“條件” 因為耗散功率因素 取5--6MA為益


這是最早期的放大器圖 由R1和R2構成信號級的直流偏置電路 R1取值于R3  R4中間 加之C1作用即使基極電流穩定且增加局部負反饋 這里所講的都是有關輸入及信號級直流偏置的設置!
早期的晶體管我們在這里俗稱鍺管 即PNP管  由于原料的不純及制造工藝的原因 有很大的漏電流 我們稱之為穿透電流 即使基極不加偏置而集電極會有一定工作電流 它等效于晶體管基極與集電極并接一個電阻RK


早期的晶體管因“體質特性問題” 若能“合適選管” 完全可以拋去由基極提供的直流偏置設置 為了解決熱穩定僅在基極接一個對地電阻即可 此電阻越小越好 一般在50K以下!  簡單的電路 “合理”的設計  “精心的挑管” 這是早期和中期名品不宣的“絕密” 您不知道“選妃”的要求與秘訣 您一模一樣的電路 包括克隆印刷板甚至走線一樣的形似 均無法“造”出原機效果!

樓主能夠回來講課,非常高興,健康第一呀
ou882 發表于 2011-5-26 22:02
謝謝 本準備今天去長陽縣 幾個老朋友約我去散心 身體不支沒去成 明天去吧! 長陽清江山水 風景秀麗 空氣清新無比 玩玩去!


剛到家 先談選管問題 選管及管子工作電壓是對CE極而言 對于基極只是微小電壓  挑管可在BE上接一1.5伏電池  用150K即可 對于NPN 硅管來講電池反接!









回到原課堂

老早的晶體管功放信號器一般采用 PNP材料  且漏電電流大  聰明的設計師利用這一弊病 設計出基極不用偏置的電路 用“次”作寶 廠家的至勝法寶是在眾多產品中 挑出包括一定“大漏電電流”的配對元件 來解決小信號失真及不穩定問題!  這個理論滑稽之極吧!  哈哈 !
小電流的失真及不穩定主要體現在0.1W--2W功率時的動態不夠  高音及低音極度衰減! “ 等響度”的由來本意就是想進行一些補償!

但是由于科學的不斷進步 晶體管材料的“純凈” 基本上消失了漏電流的存在!  而現在的功放信號級還是用于“唐朝末代”的思維與電路程序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改動肯定功效大增  先介紹一下最最簡單方法 就是去掉或減小差分的二個發射級100歐負反饋電阻   這個電阻最大不應超過22歐 這二個電阻是影響功放解晰力的罪魁!
方法: 用一張高音較豐富的蝶  或者童麗的“月滿西樓” 邊聽邊用小起子將100歐分別短路 短路時您會發現音質“判若二人” 哈哈 原理慢慢要講到!

老早的晶體管功放信號器一般采用 PNP材料  且漏電電流大  聰明的設計師利用這一弊病 設計出 ...
pzfy 發表于 2011-5-31 22:42

等響度開關,,應該是根據人耳對于小音量的時候,高低頻不靈敏,而搞出來的,主要是提升小音量的時候高低頻.老早的晶體管收音機,擴音機有等響度開關,后來,70年代后期以后進口的日本手提收錄機大部分也有等響度控制,大部分的做法是在音量電位器上有一個抽頭,這個抽頭接一個阻容補償電路,小音量的時候,等響度補償就接入,開始工作,大音量,就不工作.而很多的手提錄音機已經用上了簡單的IC,功放也用,前置也用.

哈哈 讓傳統的“理論”見鬼去吧!
“應該是根據人耳對于小音量的時候,高低頻不靈敏,而搞出來的”說的很對!但是小音量時您把耳朵貼在喇叭上也沒有“高低頻”信號的存在那就不怪耳朵了吧!  “當然人耳也有問題”哈哈!

假如電路設計師一開始就能關注小信號放大(小音量) 在小小信號輸入時能獲最佳的放大狀態就不會“憑空”生出一些東西(放大小信號時而獲取很多我們想要的東西現在仍是世界科學巨大難題!!!) 我們試將喇叭貼在耳朵上 在小信號放大時 各類頻率隨著音量的大小并不是“比例”放大 從放大器開始時小信號與微電時的小音量就無人研究或則處于當時元件、環境、理念、成本眾多因素而很難低成本解決! 人耳與討好人耳的研究便“橫空出世”!
人耳的研究是很有“道理”的 但它對解決器材與設計不足的“天生缺陷”不僅沒有取到“積極正面”的作用 反而掩蓋了很多我們要研究和要解決的真正目的!
因對人耳的研究不是本文的要旨!故對此問題我不想再深敘 有空我們兄弟在一起泡茶、飲酒來“煮酒論英雄吧!”哈哈!

我的摩機不是討好耳朵!!!  是讓器村忠實的 最大限度地還原! 做到高保真 開頭己講了 我不會刻意追求某個頻段而是從理論 電路分柝 元件調試 讓您的愛機能真實地聽見過去您聽不到的東西!!!

假如那句話說重了 再此深表歉意!


這是論壇  he121  兄弟提供的先鋒M22線路 先借用一下
我們來看 M22很巧的解決妙了 “小信號放大器”  的基級偏置問題  在小信號小電流小音量放大時 肯定超過某些“王牌” 很可惜的是信號級工作電流設置未突破“重圍” 否則后來的音放設計及質量將會是“先鋒世界了”

先鋒M22外型圖
哈哈 科學家有什么了不起 本人就是科學家! (實際上說本人沒什么了不起! 不指別人 哈哈)
本人設計的產品納入國家“星火計劃” 并獲科委獎金! 了不起么?!  其實凡人一個 好多東西照樣搞不清白!

mzsrz
這兩個電阻是為了保證差分管不配對的情況下依然能盡可能的通過本級負反饋來控制兩管的對稱性,盲目的調整些兩個電阻,輕測加大失真,重則影響輸入級gm跨導電流,進而影響整個電路的隱定,并不是你想的那么簡單。

回復 626# mzsrz

為解決高頻失真 和消除二次諧波的的“產量” 這二個電阻理論設計為22歐 據稱在解決失真和轉換速率二項上有些作用 而在實際過程中均用到了100歐!  “物極必反”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您在功率約2W時將它短路馬上就聽見許多原來聽不見的東西!  音質馬上透明 假如能立馬判出優劣而還顧忌教條的話為什么我不信事實而信教條呢?!
假定很尊重教條 確定短路音質立變而要二者兼顧的話 就用10--22歐好了! 哈哈!
把信號級電流加大是解決失真及×次諧波的根本大法 電路原理變了 那么原有的某些設計就成雞肋!

回復 625# mzsrz

本人是通過自己的專業工作得出的技巧 反變成了閉門造車!  兄弟您說有沒有搞錯呢?!


先來個簡單電路讓大家實驗 通過幾分鐘的時間來讓大家熟悉基本道理  1:晶體管在什么電流狀態下聲音好聽? 2:斷開偏置開關K對音質有什么影響?  3:實驗好了再將晶體管選個穿透大于2MA的管子換上再調偏置 再斷開K有什么不同?如圖 手中無烙鐵的用手將線鈕緊即可 沒任何損失

第一步做完后在發極極上先串聯一只小電阻 在聽音樂時在電阻上并聯一只電解看有什么變化 再在聽音樂時短路小電阻有什么變化 電源用1.5伏干電池
本圖作完試驗后 再作二級三級一模一樣的電路串聯成二級放大 三級放大 我會告訴您為什么三級放大后 其討厭的流水聲(靜噪)  失真的由來 消除的方法等等  本圖可用任何型號鍺管(電流大些較好)

我的湖山是BK2×100 JMKⅢ合并式功放
現在二手估計200--300元  機器電路不錯 略加改動即可

若無鍺管 就用現在的管子作實驗吧  可用任何晶體管  若用NPN則電池反接  選個穿透電流大的管子本意想讓大家知道“穿透電流”也是“工作電流”的一部分  對于幾十年前的設計思維由于器件本質不同而引自為的“經典”現在該“修正”了!
音源一:CD  二:麥克風(任何小嘜頭或用小揚聲器替代)
輸出:耳機
我們來談談實驗結果

其一
用一級放大:音質好 失真小 但細節少----靈敏度低
用二級放大:音質好 失真小 細節多-----不錯
用三級放大:音質不錯 大信號失真 細節豐富 靈敏度高
用四級放大:靈敏度高 信號失真 細節特豐富 少數因管放大倍數高的有自激現象和嘩嘩流水聲 此時若用小嘜頭(可用小喇叭替代 可聽見數十米人們講話的聲音 變成“偵聽器”)
用五級放大 不能正常工作 噪音(流水聲)與自激(規則與不規則的聲音 嘯叫等等)同時發威!
注意:除了末級輸出級用較大電容外 其余耦合用1---4.7微法均可 管子任選

其二:
任何一級斷開直流偏置其在小、大信號時效果由大家自敘!  但是在第四級放大時斷開直流偏置時除了小信號失真和細節明顯減少外 降低了底噪! 這是十分有益的!

其三:
晶體管電流在5MA左右效果為最好(放大倍數高的管子也要2MA以上)而四五十年前的放大器包括現在的有些仿機電路原本設計電流僅在650微安 所以按晶體管的特性曲線取最好的工作狀態是機器高保真放大的根本! 這也是我們突出重圍超越它的至勝途徑!
一旦原理確定 那么我們便會義無反顧進行研究 改造 以至達到勝利的彼岸!!!
再一次的說 其實這些東西很簡單 電子放大是非常成熟的東西 我們還把四五十年前的東西奉入神明 不敢逾越雷池 那世界也就停屯了!

燒而不燃
普通功放提高第一級電流至5毫安不會引入很大噪音?請教!

回復 691# 燒而不燃

電流按晶體管最佳狀態工作噪音只小不大!

推薦看一本書《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手冊》英國的 薛國雄譯 p90--p95

減小噪音的方法是減小R2 R3  R9阻值 R2  R3就是我要去掉或減小的負反饋電阻
小信號放大級噪聲系數是集電極電流IC的弱函數 集電極電流的2--6MA噪音不會增加噪音 反而對抑制噪音有良好作用!

噪音有若干種 本答僅對小信號級電流增加而言

本書90%以上能供現在參考 實在不錯!

參考圖如下
原文如下
R2  R3這二只負反饋電阻去掉或減小(用10--22歐)  音場除了通透 增加細節外更能減小噪音!

燒而不燃 696#
多謝指教,有時間一定試試,如果輸入是場效益管用多大電流!誠心求教,一般功放都是四級組成,第一級5毫安第二級大一倍10毫安第三級100毫安,未級最少要1安行嗎?

回復 695# 燒而不燃

兄弟
后來(也就是現在)研究的一些所謂的“無缺陷放大器”把小信號放大級設置為6MA左右 其目的除了增加動態 解決各項失真外 更主要是降噪 這些改進盡管實驗 咱們不分年紀 把我當兄長吧!  先別調試 侍我把課講完 統籌解決!

回復 696# 燒而不燃

兄弟
不是這個公式哦! 我談的靜態工作電流是指按“晶體管自身最佳參數”設置!
又不是甲類放大 各級不是按十倍增長的
末級20--100MA靜態電流就行了(開始己經講過) 后面還要講的!

回復 701# 冠軍賽

合適的聲音是最好的 不要迷信教條(包括我介紹的經驗) 功放電流大聲音好是常識 用管不同 設計機型不同是有差異的 散熱器熱點不太燙手沒問題! 您己在前進路上了!  祝賀您!!!
能感覺細膩器材就己前進了一大步!
為什么我講要在心靜平和夜靜人寂之時用2W調機器 是因為注意力高度集中 特別是在短路100歐電阻時 那個不凡的細節絲毫畢現的傳入人耳 您那時的激動是用語言無法表達的 那二個電阻只一個能解決音質問題 是那一只 自己慢慢試吧! 哈哈! 再說一遍 機型不同效果略有差異哦!

mzsrz  705#  發表于 2011-6-4 14:02
“先來個簡單電路讓大家實驗 通過幾分鐘的時間來讓大家熟悉基本道理  1:晶體管在什么電流狀態下聲音好聽? 2:斷 ...” pzfy 發表于 2011-6-2 17:48
隨便拿個晶體管就說聲音好壞,不知道你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就你給出的這個電路,在一個晶體管工作在高阻輸出狀態下,還要帶上喇叭,由于喇叭的負載阻抗是隨著頻率變化的,由于這樣的電路負載能力差,輸出波形變化之大可想而知。試問在這種情況下還談好聲不好聲,真不知道你對功放的理解是什么?
下圖是仿真不帶負載與帶負載的電壓增益情況:
從圖中可看到,帶負載與不載負載電壓增益相差10倍以上,可見當負載阻抗變化時,聲音變化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這恰恰說明,你這個電路的負載能力不強才是引起聲音變壞的罪魁禍首。

這里不得不說的是,用你給出的1.5V供電的時候,輸入一個1MV的信號,失真都已經高達1.8%,在帶8Ω喇叭時,輸出信號還不足0.5MV,試問這樣小的信號,拿喇叭來聽能聽出聲音來都是個問題,更別說聲音好壞了。只有拿耳機才能勉強聽到失真1.8%的聲音。
再分析一下這個電路的失真情況,主要成分是二次諧波為主,這是單管放大的共性,并不能說明什么。
看頻譜:
當輸入10MV時,失真已經高達18%了,而這還是純電阻負載時的情況,要真接上喇叭聽音樂,那真的難于形容。
看仿真情況:

斷開偏置開關K對音質有什么影響?
在你給出的單電源電路中,斷開偏置開關K由于沒有形成回路,晶體管基極無編制電流,自然晶體管處于截止狀態,看仿真:
而現在的雙電源電路,早就不用偏置電阻,你講這個說明什么?說明你要回到40看前的電路去搞你的神奇摩機經驗嗎?就算用你的漏電流很大的鍺管,電路雖可工作,但能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鍺管比硅晶體管好嗎?

對于你說的級數越多噪聲越大,這已不是什么秘密,放大電路的晶體管本來就有熱噪聲(也就是漏電流引起的噪聲),還有電路中的電阻噪聲和外界引入的高頻干擾噪聲,拿這來說事,不知道你的好聲訣竅是什么呢?


“用一級放大:音質好 失真小 但細節少----靈敏度低
用二級放大:音質好 失真小 細節多-----不錯
用三級放大:音質不錯 大信號失真 細節豐富 靈敏度高
用四級放大:靈敏度高 信號失真 細節特豐富 少數因管放大倍數高的有自激現象和嘩嘩流水聲 此時若用小嘜頭(可用小喇叭替代 可聽見數十米人們講話的聲音 變成“偵聽器”)
用五級放大 不能正常工作 噪音(流水聲)與自激(規則與不規則的聲音 嘯叫等等)同時發威!
注意:除了末級輸出級用較大電容外 其余耦合用1---4.7微法均可 管子任選”

上面你說的這些,經過我上面的分析,我覺得你完全就是意淫,根本不知你的邏輯是什么,如果就拿你上面發的三極管電路兩級、三級、四級這樣連起來,不知會變成什么!
現在的功放電路,通常采用的都是三級結構,第一級都是電流跨導放大,第二級是電壓放大,第三級大電流放大。每一級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線路設計上的優點,完全與你的電路格格不入。

又說到“晶體管電流在5MA左右效果為最好(放大倍數高的管子也要2MA以上)而四五十年前的放大器包括現在的有些仿機電路原本設計電流僅在650微安 所以按晶體管的特性曲線取最好的工作狀態是機器高保真放大的根本! 這也是我們突出重圍超越它的至勝途徑!”
眾所周知,每一種晶體管都有一個最佳線性區,而這最佳線性區是要經過測試或者根據晶體管公司給出的數據來定的,并不是每一種晶體管都是5MA電流最好,也不是放大倍數高的就2MA,決定最佳點是要建立在科學的測試數據上,而且最終在電路上取多少電流,還要看電路結構、高頻相移穩定性和轉換速率需求,怎么會是一個簡單的電流數值就了事?如果這就是你超越的至勝途徑,那我想你得認真看看《音頻功率放大器設計手冊》。

roc2987   707#  發表于 2011-6-4 14:35
    mzsrz兄,討論歸討論,但你的語氣明顯過激。我對你也是很佩服的,但這里感覺你不對。老先生畢竟在給我們分享經驗。你曾經說不讓老先生再寫摩機經驗,說技術一日千里,不小心會成為笑柄,從做人的角度考慮是對的,低調點好。是不是就因為怕出錯就不發表言論了,就算很多專業人士說的也不一定對。老先生不管說的是否對,但這份熱心比那些深藏不露的高手強多了。望mzsrz兄對問題多多探討,大家互相學習。不能以為我們學到了某些秘籍就感覺掌握全部了,我們的路還很長

已說過各種電路的設計和調試“必須在晶體管本自身最佳參數下工作” 假如設計者若偏離這一原則就是大忌!
試驗簡圖己注明輸出耳機 拿喇叭來論事不知為何?  請注意是給初學者的實驗簡圖 連圖的改變都未畫全! 哈哈當然您不知道我后面要講什么!
對初學者和一些換補品者講一些基本常識 知道偏置的調整和最佳電流不知錯在那里?!  
級聯及噪音由來包括電壓放大級馬上接觸包括靜態工作點的調試 想摩機連道理及由來都不清楚豈不奢談
國外幾十年前的音響設備中沒有一個鍺管嗎?!
現在市場充次無數二手機 含各種四五十年前的東西 跨度太大 不知“摩機”是摩現在的還是摩過去的 還是講有選擇性的!  敬請研究一下先鋒M22機吧!

“若無鍺管 就用現在的管子作實驗吧  可用任何晶體管  若用NPN則電池反接  選個穿透電流大的管子本意想讓大家知道“穿透電流”也是“工作電流”的一部分  對于幾十年前的設計思維由于器件本質不同而引自為的“經典”現在該“修正”了!
音源一:CD  二:麥克風(任何小嘜頭或用小揚聲器替代)
輸出:耳機”

mzsrz 小弟實驗做的好
就拿他的實驗逐一分柝

這段非常重要
“斷開偏置開關K對音質有什么影響?
在你給出的單電源電路中,斷開偏置開關K由于沒有形成回路,晶體管基極無編制電流,自然晶體管處于截止狀態,看仿真:”
晶體管由基極輸入極小電流時其晶體管處于截止狀態 但輸入大電流時 處于飽和狀態 輸出信號為零 我們應當在某段最佳電流中確定我們的工作點 這本身就是一個“可勉強帶耳機輸出”前級電路(可惜小弟兄誤認為是輸出級 若稍細心點就會得到真正決竅!)  截止與飽和在談電路開始就己分柝! 設開關的目的我想大家都知道! 晶體管工作有三個狀態 截止狀態 放大狀態 飽和狀態  這個實驗我們須掌握必備的知識 這些都清楚了 摩機才不會束手無策!通過截止 放大 飽和 (見圖) 我們應當取最佳段的中心點 這樣 當外界電壓波動 信號的強弱變化 其晶體管都能正常穩定的工作 減小負反饋 讓器材穩定、高效、使之能達到最理想的境界

另外如下圖 請mzsrz指出一下 那一只電阻是可調整小信號級電流的呢?!  大家均可研究

mzsrz作的仿真極好 是在基極輸入85微安  晶體管輸出在615微安時測的數據 失真極大 敬請調整基極偏置 按我說的輸出1MA  2MA  3MA 5MA作個仿真來告訴大家 好嗎?  拜托了!  作后您自己就知道是回什么事了 真理將由您口出!!!  
先謝了 哈哈!!!

615微安的工作電流的較大失真正是我一開始就認為不妥的! 哈哈!  不辛被小弟的實驗證實了!這也是該實驗本意之一

“從圖中可看到,帶負載與不載負載電壓增益相差10倍以上,可見當負載阻抗變化時,聲音變化之大是可想而知的,而這恰恰說明,你這個電路的負載能力不強才是引起聲音變壞的罪魁禍首。”說的很對 假如推動級不能保證在源源不斷的動力下 前級不給電壓放大級源源不斷的動力 功放輸出管除了疲軟還會帶來失真! 精辟 看來 我的功放摩機思路真要被您點破了 可惜是帶著情緒!
這個簡圖己起作用了!  哈哈哈哈!

         在此還要說一下 小信號級工作電流若為6MA  每一只管子實際工作在3MA


回復 722# 冠軍賽

R2 和 R3都是要同時變小或去掉的!  若不想去掉改為22歐 這二個電阻對改變工作電流貢獻不大!  但是音質的通透影響太大 各位的功放若嫌悶聲 高頻不好 盡速改之!

回復 725# 冠軍賽

早些年代的高淳放大頭 就只一級功率放大 用輸入變壓器由晶體管收音機推動 放大級數減少 需要功率較大的前級!


mzsrz  743#  發表于 2011-6-5 11:57
你這圖是不準確的,當晶體管管處于飽和狀態時,晶體管輸出電流最大,并不是如樓主所畫往下走的曲線。真正的電壓VBE與電流IC的關系因該是這樣,如下圖:

上圖是隨手拿兩個晶體管實測的圖,參照理想晶體管我們可以看出,現實的晶體管是存在非線性的,因此設計者會跟據各種晶體管來設置最佳的工作區間,這樣能在相同電路下,得到更低的失真。但請注意,這里的失真大與小只會使音樂信號變形,并不是如樓主所說音樂的高音區頻率會不見了,這是明顯的通過想象得出來的經驗。從頻譜分析就能清楚的知道,它是由眾多頻率組成的,失真只會帶來更多的高頻諧波成分。假如出現因為輸入信號擺幅過強而引起的削峰現象,只能說明這臺功放已經處在最大輸出狀態,而樓主是說在小音量的時候會使信號丟失,這是明顯的邏輯錯誤。
對于樓主所說的電流設定,我認為是不能是隨意變更的,因為它涉及到的是一個整體設計,你更改了其中某一部分,那么就會對其它部分產生影響,有些影響是致命的。正如樓主所說,現在的晶體管電路已經是非常成熟了,如今想要去設計新電路,還真的不那么容易,就算是修修改改作些調整,那也得建立在科學的數據上。我們想想就知道,如果只是這么簡單增大一些小信號區的電流就能換來脫胎換骨的改變,那世界音響廠家所養的都是些酒囊飯袋?如些簡單得不用花一分錢的事他們都想不到?

對你問的關于調整差分輸入級偏置電流的問題,見你發的圖:

靜態電流是由R4的阻值決定的,改變R2、R3并不會影響到靜態電流,樓主說電流會增大是錯誤的。增加這兩個電阻是為了產生本級的負反饋,這樣能有效改善兩只差分管的平衡性,因此帶來了更小的失真。在不改變跨導的情況下,增加這兩個電阻,差分輸入電流可以調得比原電路大一些,因此帶來了更多好處。而現在樓主把這兩個電阻去掉,則原設置的靜態電流必定會使輸入級跨導增大,帶來的后果是增大了失真和放大器相移荷量不夠。如果把原來100Ω改成22Ω,也會讓跨導增大,后果是一樣的,只是輕重問題而矣!所以我敢堅定的否定樓主的改法,也是基于些原因。

哈哈 莫搞錯了 小朋友 我畫的是晶體管在不同電流工作狀態下的放大曲線 不是電流曲線 晶體管飽和了 而信號放大沖上了天嗎?   哈哈!  聞所未聞!!!
想必不同工作電流狀態的實驗也做過了 只不過不肯承認罷了!!!

“R2 和 R3都是要同時變小或去掉的!  若不想去掉改為22歐 這二個電阻對改變工作電流貢獻不大!”  但是音質的通透影響太大 各位的功放若嫌悶聲 高頻不好 盡速改之!  我的原話

“靜態電流是由R4的阻值決定的,改變R2、R3并不會影響到靜態電流,樓主說電流會增大是錯誤的。”   我什么時候說的電流會增大?

靜態電流是由R4的阻值決定的,改變R2、R3并不會影響到靜態電流…… 如果把原來100Ω改成22Ω,也會讓跨導增大,后果是一樣的,只是輕重問題而矣!所以我敢堅定的否定樓主的改法,也是基于些原因。     

做實際實驗去吧 和什么音樂傳真 什么頂級音響師去較量去吧! 因為大多數什么飯袋己經早就不用這二個電阻了 哈哈

論壇里高手不知其數 大家用耳朵收貨 也請您自已找臺亂機一試 不要紙上談兵


mzsrz  747#
就你發的那圖,增大電流確實可以改善失真,那是因為在相同擺幅下線性區更好,可看看在10MA接不接負載時的失真情況就知道,擺幅增大失真也隨著增大。
再發個更小信號的你看看,輸入一個0.5MV信號,看看失真會是增大還是減小。
從這可以看出,你的所謂小信號會丟失的情況更是無稽之談,相反只會使失真更小。

真不知道您還想說什么?  您已作出了正確的結論啊!
您輸出電流是10.9MA  正驗證了我說在大電流直流工作狀態時 小信號輸入失真會減小 我的理念如此 不辛又被您言中了
謝謝!!!   哈哈哈 大笑三聲 您辛苦了!!!

當然 “大電流直流工作狀態時”要穩定必取我放大曲線圖最佳工作段的中點 不是越大越好哦!

mzsrz 749#  發表于 2011-6-5 13:35
你一直在講晶體管電流對聲音的影響,然后你就出這個圖來,在你沒標明的情況下,我難免會往電流這個方向上想。如果不是,那我承認是我理解錯了!
你一直在說取消了R2、R3是因為提高了靜態電流而使聲音變好,難道又還有別的意思!
以前說要用儀器,現在又耳朵收貨,真得琢磨不定。不過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就你給的這電路圖,如果你取消R2、R3這兩個電阻,其結果只能使性能變得更差。當然如果你喜歡聽失真的聲音,那又另當別論。

mzsrz 749#
那這又當何解釋呢?同樣在589UA下,小信號失真也比大信號小。看圖:

回復 749# mzsrz

小朋友 感謝您作的實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要對每個初學者負責 我可不是亂講的喲! 當然改變一個人觀點很難 但是我們不必守舊! 我們必須接受新思唯!
您做的每步實驗不都驗證了我的正確的思唯嗎? 音響最終耳朵收貨 活生生的東西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去接受呢?!
信號級用儀器調試找出問題了 那么我們就要對癥解決它 這是宗旨 后面一切圍繞它進行!
我老人家快要被您氣糊涂了!  哈哈!

另外我在講課時一位朋友拋出圖來 我順便講了這二個電阻 不是重心哦 這二個電阻是您小朋友從頭到尾窮追猛打才搞到今天喲 哈哈

pzfy 240#  發表于 2011-7-24 19:07 |顯示全部樓層
我本想繼續寫我的一生心血和靠此吃飯的絕活 現在真的沒心情了!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不去試試 講的話可信嗎?!  我籟以生存的飯飄子被定為偽科學 不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嗎?!  哈哈 說不下去了 再見!

謝謝各位!!  我不會QQ 也無心寫書  原以為來論壇很好玩 自己認為好玩就寫寫畫畫 不好玩就算了! 哈哈!  待我蓄精養銳 天稍轉涼再敘! 正在學習QQ  若熟悉后寫好了供各位下載!



  回復 1704# youyouyou

身體稍好轉便會天天來看望大家 再次恭祝新年快樂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如何摩機-Pzfy.doc (4.46 MB, 下載次數: 56)


評分

參與人數 1黑幣 +5 收起 理由
Wo是烏蠅哥 + 5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間QQ空間 騰訊微博騰訊微博 騰訊朋友騰訊朋友
收藏收藏10 分享淘帖 頂 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沙發
ID:233325 發表于 2018-9-19 17:3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太厲害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板凳
ID:221033 發表于 2018-10-31 11:16 | 只看該作者
老人家的水平很高,使我受益匪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地板
ID:421849 發表于 2018-11-6 16:54 | 只看該作者
新手學習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5#
ID:423876 發表于 2018-11-9 23:29 | 只看該作者
不錯的好文章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6#
ID:411067 發表于 2018-11-15 15:21 | 只看該作者
音響發燒,HIFI是一個綜合素質的體現,最終還是為真實重現音樂服務的,這是根本。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7#
ID:471893 發表于 2019-1-23 03:36 | 只看該作者
非常好的帖子,請問后續文章要去哪里才能看見?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8#
ID:478286 發表于 2019-2-19 22:17 | 只看該作者
請問前輩,水塘電容耐壓高了有沒有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9#
ID:488246 發表于 2019-3-11 00:16 | 只看該作者
技術永遠要有嚴格的理論知識,太厲害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0#
ID:488246 發表于 2019-3-11 00:18 | 只看該作者
很高興進入這個論壇!很受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1#
ID:470400 發表于 2019-8-2 07:37 | 只看該作者
這么好的音響發燒文章才看到,謝謝分享,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2#
ID:623133 發表于 2019-10-13 01:4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SZWG 發表于 2019-2-19 22:17
請問前輩,水塘電容耐壓高了有沒有影響?

這不用老先生回答了。耐壓高了只對成本有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3#
ID:623133 發表于 2019-10-13 02:03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貼收藏了好久,慢慢細讀后才注冊了,主要是看了后感覺這貼深入淺出!對初學者至專業級電子愛好者都有不同層次的指導,而技術上的爭論是一定存在,雖有感覺無禮的言語,我覺得不必在意。老先生一生心血何必為此人一言而離開論壇,離開這一大家庭!不值!期待您在此再次出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4#
ID:623133 發表于 2019-10-13 02:1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SZWG 發表于 2019-2-19 22:17
請問前輩,水塘電容耐壓高了有沒有影響?

這不必老先生回答了。除了增加成本沒有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5#
ID:856480 發表于 2020-12-8 01:51 | 只看該作者
看到這篇文章很開心。受益匪淺,多多學習。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6#
ID:825604 發表于 2022-11-12 03:5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幾年前看過該篇論壇帖子,非常精彩,今天半夜再次看到,又一次看完,感謝樓主轉發分享,確實受益匪淺,這位老先生非常厲害,記得應該是宜昌人吧,2011年已是七十歲的人了,現在已過去11年了,估計也有八十多了,不知現在是否安好另外,還有位上海的老先生也非常厲害,曾經在某論壇發表過一個帖:HI-FI之道,教你如何動手一步一步從零開始設計與制造自己的HIFI功放?也是學了很多,這位老先生也應該是八十多了吧,不知道是否也安好?這兩位都是無線電老一輩的優秀代表!再次致敬!也感謝51黑論壇!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7#
ID:952186 發表于 2023-1-7 11:0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忽略了還是不知道整機裝配工藝對音質的影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8#
ID:1099547 發表于 2023-11-14 10:34 | 只看該作者
今天仔細看了下,差分級的射反饋電阻,這兩個電阻其實是用來平衡差分級靜態電流和消振電容的一個措施。如果僅僅增加差分級電流,的確可以提高轉換速率。但是振蕩的的風險就要上升了,如果要達到相同的振蕩寬裕度,需要增加電壓放大級的消振電容的容量。那么這個轉換速率又降下來了。典型的水多加面,面多加水。
      這時候,射極反饋電阻就起作用了。加大差分電流,提高射極電阻的阻值,可以不增加補償電容的容量。轉換速率就可以在保持穩定的振蕩條件下提高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19#
ID:1065721 發表于 2023-11-29 10:08 | 只看該作者
非常精彩,今天看到,一次看完
感謝樓主轉發分享,確實受益匪淺.
我覺得自己是學不到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20#
ID:1065721 發表于 2024-11-8 11:11 | 只看該作者
老先生一生心血何必為此人一言而離開論壇,離開這一大家庭!不值!期待您在此再次出山!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手機版|小黑屋|51黑電子論壇 |51黑電子論壇6群 QQ 管理員QQ:125739409;技術交流QQ群281945664

Powered by 單片機教程網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9999精品视频| 亚洲视频欧美视频 | 久久综合99|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 亚洲免费观看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婷婷久久综合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日韩欧美一级片 | 99这里只有精品 | 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 亚洲永久字幕 |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成人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 |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华液 | www..99re| 欧美高清免费 | 欧美看片| 国产操操操 |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超碰| 精品成人av| 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免费视频 | 拍戏被cao翻了h承欢 | 黄色一级大片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 国产一区不卡 | 午夜影视大全 |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视频 | av网站观看 | 欧美一区2区三区3区公司 | 欧洲毛片 | 日韩av在线免费 | 91久久久久久久久 | 一级在线视频 | 色成人免费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