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1642-Ⅳ模塊提供了適用多種場景的載波通信解決方案,既能夠用于簡單的透傳,也可用于組網的區域內使用,同時還能夠滿足路燈及簡單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需求。
系統中的模塊地位對等,不分主從,支持多點發送數據,為了更好的通信效果,最好能夠避免多設備同時發送數據的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一些時間上的隨機處理。
模塊:ES1642-Ⅳ通信模塊。
設備:使用通信模塊傳輸數據的設備。
網絡口令:使用網絡口令區分網絡,兩個或者多個模塊配置成相同的網絡口令,則可以透傳通信及中繼轉發,接收到網絡內模塊發出的廣播,其中,未設置過網絡口令算是同網絡的一種特殊情形。
中繼:模塊對報文的轉發稱為中繼。
中繼深度:兩模塊之間報文傳輸中繼的次數。
注:
關于中繼深度的概念,為便于用戶使用,我們約定:若兩模塊直通,中繼深度為 1;其他以此類推。
2 數據傳輸功能說明
ES1642-Ⅳ模塊提供了適用多種場景的載波通信解決方案,既能夠用于簡單的透傳,也可用于組網的區域內使用,同時還能夠滿足路燈及簡單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需求。系統中的模塊地位對等,不分主從,支持多點發送數據,為了更好的通信效果,最好能夠避免多設備同時發送數據的情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一些時間上的隨機處理。從傳輸數據的方式和格式角度劃分,支持以下幾種形式的應用。
2.1 簡單的透傳
所謂透傳,指的是設備與模塊之間的數據交互,可以是任意格式的,模塊通過字節間延時大于 10ms(傳輸 10個字節的耗時)判斷一幀的結束,將此幀報文發送到電力線,可以接收到此報文的模塊,會原封不動地將此報文發送到設備的串口。
此種形式的應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用戶無需任何配置,即可進行數據傳輸;
2.默認支持 3 級中繼,即 1-->2-->3-->4,1 號發送出來的數據,可以覆蓋到 4號設備;支持的中繼深度可以通過接口協議進行修改和查詢,且掉電不丟失;
3.一個設備發送數據時,可覆蓋的區域內的設備都可以收到數據,需要設備做訪問控
制,過濾不需要自身處理的數據,尋址方式由設備決定;
4.此種應用形式下,若設備使用其設備地址進行地址判斷,需要保證載波覆蓋的范圍內的設備地址不重復,否則會出現同時響應的異常。
2.2 分網的透傳
若有多個區域相鄰,需要各區域間不串擾或者區域內設備地址可以重復,則需要進行分網管理,實現只在同網絡上進行透傳。
此種形式的應用,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實現分網,需要對模塊進行網絡口令設置,模塊所屬網絡的信息是由發起設置網絡口令的模塊決定的,由同一個模塊發起的設置網絡口令,同屬于一個網絡;
2.需要分多個網絡時,必須由其網絡內的一個模塊逐個地對相應的模塊發起設置網絡口令,將模塊劃分到同一個網絡;
3.分網以后,只有同網絡的設備可以接收透傳的數據;
4.系統對同一個網絡內的模塊數量沒有限制;
5.支持網絡口令清除操作,模塊網絡口令被清除以后,回到未入網(配置網絡)狀態;
6.發起設置網絡口令的同時, 會同時影響模塊自身的網絡狀態, 保持最后一次的狀態;
7.自身網絡狀態信息和其他的模塊的網絡狀態信息,可以查詢;
8.涉及到的操作指令,詳見《ES1642-Ⅳ模塊接口協議》文檔。
2.3 使用接口協議進行數據傳輸
模塊支持使用 79 接口協議進行數據傳輸,通過 79 接口指定數據通信的目的地址并且攜帶傳輸的數據,由模塊進行中繼轉發和訪問控制,實現網絡吞吐最大化,提高數據傳輸效率。
此種形式適用于模塊較多,頻繁的連續通信,如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和智能路燈系統。使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 需要指定最終目的通信地址,模塊的通信地址可以通過接口進行設置,當目的地址為 FFFFFFFFFFFFH 時,表示全網廣播;
2. 發送數據中繼深度可以在報文中進行指定,也可以由模塊自身決定,用以控制設備發送的數據在網絡中能夠被中繼轉發的最大次數。 正確的中繼深度控制可以減輕網絡負載,提高網絡吞吐。用戶需要保證發送數據的設備距離目的地址設備的實際深度不能大于報文中的深度值, 否則目的設備接收不到數據。 數值 1表示設備間直通,起他以此類推,支持最大 15 級中繼深度。0 表示設備不指定,由載波模塊自身決定。廣播發送時,要填網絡中模塊之間中繼深度的最大值;
3. 接收數據報文提供了深度信息, 用以標識發送數據的設備與接收到數據的設備的距離;
4. 發送數據時, 需要注意區分是主動發起, 還是響應。 雖然不進行區分也能正常通信,但正確的區分有利于提高通信效率;
5. 該形式同樣支持分網。其分網功能與 2.2 小節分網透傳類似,只有同網絡的設備端
可以接收到廣播數據及中繼轉發功能;
6. 涉及到的操作指令,詳見《ES1642-Ⅳ模塊接口協議》文檔。
2.4 DL/T645 協議的傳輸
模塊針對 DL/T645 協議的傳輸進行了優化, 支持 1300 地址申請, 支持全 99 廣播和 AA通配,可以達到與使用 79接口協議同樣的通信效果,可以滿足簡單的用電信息采集系統需求。
2.5 傳輸延時估算
一次單向通信耗時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設備準備時間;
串口傳輸時間;
PLC 傳輸時間(1到 n次);
目的模塊發送到設備的串口耗時。
一次雙向通信的時間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兩次單向通信的時間;
設備處理及回復準備時間。
一次應用數據在電力線上傳輸耗時估算公式:
時(ms) = 120 + 3.2 * 應用字節數。
注:
信道訪問采用了隨機退避機制,適當放大了等待時間。
對于 20 字節的長度的用戶數據雙向通信,深度每增加一級,建議估算的等待耗時增加 3s。
3 其他功能說明
3.1 設置網絡口令功能說明
分網功能的實現依靠給不同的網絡設置不同的網絡口令來實現。網絡口令一旦設置,掉電不丟失,固件升級亦不丟失。
假設網絡中存在模塊 A(與設備 A 連接)和模塊 B(與設備 B 連接)。當設備 A 發起設置本地及遠程模塊的網絡口令,按照如下流程進行。
1. 設備 A 發送“設置本地及遠程模塊的網絡口令”接口指令給模塊 A。
2. 模塊 A 生成對應的電力線報文,發往電力線。
3. 模塊 B 接收到電力線報文,生成“通知網絡口令設置”接口指令,通知設備 B。
4. 模塊 B 將網絡口令修改的結果組成電力線報文,發往模塊 A。
5. 模塊 A 接收到電力線報文,生成“上報網絡口令設置結果”接口指令,上報給設備 A。
以上流程如下圖所示。
其中,模塊 A 和模塊 B 之間,可以是直通,也可以是中繼轉發達到。
0.png (96.71 KB, 下載次數: 29)
下載附件
2018-7-16 21:20 上傳
0.png (121.63 KB, 下載次數: 35)
下載附件
2018-7-16 21:21 上傳
3.3 關于中繼深度
在透明傳輸和使用接口進行數據傳輸過程中都存在中繼深度的概念。在這兩種場景中,中繼深度的概念是相同的,即發送數據的模塊與接收數據的模塊之間的距離(直通為 1,以此類推)。但影響這兩種場景中的中繼深度的方式卻是不同的。
對于透明傳輸,其中繼深度依靠“設置模塊網絡參數”接口指令進行控制。此指令設置的中繼深度只影響透明傳輸過程。且參數一旦設定,掉電不丟失,固件升級亦不丟失。對于使用接口進行的數據傳輸,其中繼深度依靠發送數據指令中的控制域進行控制,每條指令中都應攜帶有效的中繼深度參數。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ES1642-Ⅳ模塊應用筆記.pdf
(994.3 KB, 下載次數: 59)
2018-7-16 11:32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