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結課作業之一,結果邊想邊寫,寫了一千多字。感覺還不錯,貼在這里吧,做個紀念。
不知不覺,大學第一年的學習生活已經結束了,而電路分析課程的學習也告了一個段落,感覺在大一的各種基礎課中,電路分析還是比較接近我們的專業課的,電子信息嘛,就是和各種弱電打交道的,所以電路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說起電路知識,一直覺得這屬于物理的范疇,其實也確實如此,在以往的學習階段,電路屬于電學部分,電學又是物理課的一部分。在初中,電學的電路分析在那時的物理課里算得上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內容了,以前學的倒也是興趣盎然。高中物理里的電學知識偏重于電荷的運動和能量這一塊,對電路的分析這一塊要求倒是不高,到了大學,物理課里完全沒有了電路分析的內容,不過沒關系,電路分析成了獨立的一門課,這足以看出它的重要性。 知識總是一脈相承,融會貫通的,所以原來學到的一些電路分析的基本方法運用到電路分析課程中,并沒有太大的違和感,但畢竟在大學真正所要掌握的不再是原來那種零零碎碎,略顯粗糙的分析了,而是系統的去學習電路分析方法,不然的話,這門課也沒有開設的必要了,只能說曾經淺薄的知識儲備有助于更快的入門此課程,但學完電路分析課程后我們應該建立起一個新的電路分析知識框架,這也更有助于后續模電,數電等等更多更難的電子專業相關課程的學習。 雖然電路分析只上了半學期,內容只完成了一半,就目前所學的內容來看,我感覺電路分析的基石就是KCL和KVL這兩大基爾霍夫定律,至于之后的網孔分析法,回路分析法,節點分析法等電阻電路的一般分析方法,以及各電路定理都是基于這兩大定律,但這些方法和定理為電路的分析提供了便利,否則一味的運用KCL和KVL從頭演算解決問題會很麻煩,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以前沒有學過的電路元器件,這些主要就是掌握其基本電路特性,分析方法沒有太大不同的。 既然是談學習感想,其實感覺自己這半個學期在學習方面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的,大學是真的比高中輕松太多了,一不小心就墮落了,有時候明明知道不要放縱自己,可往往總是敗給了自己的惰性。就自己電路分析課程的學習情況而言,雖然自己沒有翹過課,但我沒能保證自己在每堂課上做到專注,作業完成的算是及時,但完成的比較被動,都是老師布置什么我就做什么,絕不多做一道題,做完就感覺萬事大吉了,沒有主動的把曾經學過的知識融會貫通一遍,所以這也就導致了我在做綜合題的時候,很是迷糊。比如學了某一章的知識,做這章題目的時候就機械的使用這章的定理,但一旦碰到一道期末題目,我就傻了眼,到底是用哪個定理或方法呢?結果往往是KCL和KVL從頭算起,所以這學期的期末電路的復習自己還是很狼狽的。下學期電路分析會更加深入,模電也要來了,希望自己的惰性少一點,學習主動一點,期末少焦慮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