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我國的單片機年容量已達1-3億片,且每年以大約16%的速度增長,但相對于世界市場我國的占有率還不到1%。這說明單片機應用在我國才剛剛起步,有著廣闊的前景。培養單片機應用人才,特別是在工程技術人員中普及單片機知識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今單片機廠商琳瑯滿目,產品性能各異。針對具體情況,我們應選何種型號呢?首先,我們來弄清兩個概念:集中指令集(CISC)和精簡指令集(RISC)。采用CISC結構的單片機數據線和指令線分時復用,即所謂馮.諾伊曼結構。它的指令豐富,功能較強,但取指令和取數據不能同時進行,速度受限,價格亦高。采用RISC結構的單片機數據線和指令線分離,即所謂哈佛結構。這使得取指令和取數據可同時進行,且由于一般指令線寬于數據線,使其指令較同類CISC單片機指令包含更多的處理信息,執行效率更高,速度亦更快。同時,這種單片機指令多為單字節,程序存儲器的空間利用率大大提高,有利于實現超小型化。屬于CISC結構的單片機有Intel8051系列、Motorola和M68HC系列、Atmel的AT89系列、臺灣Winbond(華邦)W78系列、荷蘭Pilips的PCF80C51系列等;屬于RISC結構的有Microchip公司的PIC系列、Zilog的Z86系列、Atmel的AT90S系列、韓國三星公司的KS57C系列4位單片機、臺灣義隆的EM-78系列等。一般來說,控制關系較簡單的小家電,可以采用RISC型單片機;控制關系較復雜的場合,如通訊產品、工業、HIFI音響控制系統應采用CISC單片機。不過,RISC單片機的迅速完善,使其佼佼者在控制關系復雜的場合也毫不遜色。 根據程序存儲方式的不同,單片機可分為EPROM、OTP(一次可編程)、QTP(掩膜)三種。我國一開始都采用ROMless型單片機(片內無ROM,需片外配EPROM),對單片機的普及起了很大作用,但這種強調接口的單片機無法廣泛應用,甚至走入了誤區。如單片機的應用一味強調接口,外接I/O及存儲器,便失去了單片機的特色。目前單片機大都將程序存儲體置于其內,給應用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值得一提的是,以往OTP型單片機的價格是QTP的3倍,而現在已降至1.5-1.2倍,選用OTP型以免訂貨周期、批量的麻煩是可取的。 二、PIC系列單片機有什么優勢? 自從我95年接觸PIC單片機以來,便一直熱衷于這種單片機的開發與應用。有不少朋友問我:PIC到底有什么優勢?也許你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所以我在這里略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1) PIC最大的特點是不搞單純的功能堆積,而是從實際出發,重視產品的性能與價格比,靠發展多種型號來滿足不同層次的應用要求。就實際而言,不同的應用對單片機功能和資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一個摩托車的點火器需要一個I/O較少、RAM及程序存儲空間不大、可靠性較高的小型單片機,若采用40腳且功能強大的單片機,投資大不說,使用起來也不方便。PIC系列從低到高有幾十個型號,可以滿足各種需要。其中,PIC12C508單片機僅有8個引腳,是世界上最小的單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