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光立方是由長寬高均8顆LED燈組成,即總共512顆LED點陣構成的三維立方體。本光立方的搭建方式是引導出8 個層引出線,這些引出線將作為各個點陣層面的“開關”,再將64個LED燈的正極連在一起,之后再連接到這個引出線上,總共引出72根線。本設計是采用延時控制的方式,由C51編寫的控制程序燒錄到單片機中,通過單片機來控制LED燈的亮滅情況,使整個光立方能夠展現五花八門的動態造型。 光立方由長寬高均為8顆LED燈,總共512個燈按照點陣的方式組成的,層與層之間引出8 根引出線,再加上面與面之間的64根正極引出線,總共引出了72根引出線完成制作的。因此我計劃按照以下思路研究: (1)分析光立方的顯示原理,并繪制原理圖。 (2)列出設備清單,選購所需材料。 (3)設計光立方模型框架,焊接各個電路模塊,并搭建整體電路。 (4)LED燈及硬件測試 (5)編寫程序及程序調試 (6)軟硬件調試 本系統主要是由以下三個模塊組成的,分為:主控模塊、驅動模塊、顯示模塊。主控模塊:以高性能的STC15F2K60S2單片機為控制核心。驅動模塊:由鎖存器74HC573和驅動器ULN2803兩個硬件構成。顯示模塊:利用512個LED燈組成8*8*8的立方體結構。
U$TFG)977VYX)ODXV_R5HC6.png (39.52 KB, 下載次數: 86)
下載附件
2018-6-3 12:27 上傳
圖1 系統總體的模塊框圖 第一點: STC15F2K60S2單片機,它是高性能芯片的代表。選用這個芯片的理由包括以下幾點:1.加密性超強,極難解密;2.芯片具有非一般的抗干擾性;3.運行速度超快,較傳統51系列要快上八到十二倍。  圖2 STC15F2K60S2
[BZH3AGDKBZ{ZR3JUOSRRM9.png (128.15 KB, 下載次數: 78)
下載附件
2018-6-3 12:29 上傳
主控電路圖
第二點:我選擇采用ULN2803芯片的理由是因為光立方的制作所用到的LED燈數量比較多,要選擇能承受較大電流的芯片,而ULN2803芯片正好符合條件。 ULN2803芯片有8個達林頓晶體管,NPN型。當工作電壓達到5伏特之時,不需要通過標準的邏輯緩沖器處理數據,它能夠直接處理數據。它不但工作電壓高,而且工作電流也大,可以達到500毫安。通常連接在陣列中,極其適合邏輯接口的電平數字電路和較高的電流、電壓中。 ULN2803引腳圖如圖3所示:
圖3 ULN2803 第三:選擇74HC573芯片驅動,它有以下優點:1.它的輸出不是低電平或者高電平,而是高阻態,并且支持多個芯片并聯輸出;2.能夠緩沖控制輸入,有改善使能輸入抗擾度滯后的作用;3.數據能夠鎖存,保存數據;4.具有緩沖數據及加強驅動的能力。 74HC573的引腳圖如圖4所示;
圖4 74HC573 74HC573屬于硅門 CMOS 器件,不僅引腳與LS/AL573相同,并且74HC573的輸出也能與之輸出兼容。74HC573有三態總線驅動輸出,工作的電壓在兩伏特到六伏特之間,低輸入電流為1.0uA。置數能夠全并行的存取,緩沖控制輸入,并能使能輸入能夠具有改善抗擾度滯后的作用。假如鎖存的使能端變高了,就表示器件的鎖存相對而言數據是透徹的;假如鎖存的使能端變低了,那么吻合設立時間還有維系時間的數據將會被它鎖存住。
}KO]L9ECW(R$~2N2RW{73.png (185.97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2018-6-3 12:30 上傳
考慮到外觀及整體形狀的美觀,本設計采用LED霧狀藍方燈,因為霧狀燈的亮度比高亮燈的亮度更均勻柔和,所以選擇霧狀燈。 圖 顯示模塊
光立方搭建的大體方向文檔 1 LED燈二維平面點陣的搭建 搭建LED燈二維平面點陣,首先將LED燈的正負極彎折好如圖1所示,再把LED燈放入平面模板中如圖2所示,并將各個燈的負極焊接在一起。(注意:彎折負極的時候,彎曲的地方應該盡可能靠近燈的根部,不要留太長,這樣焊接正極之時會更加方便,不容易造成短路的情況。)
圖1 正負極的彎折 圖2 將LED燈放入模板中 所有LED燈的正極與正極相連,負極與負極相連,管腳之間用焊錫固定住,并要注意燈的正負管腳不要相互接觸如3所示。因為焊接時烙鐵溫度比較高,容易損壞LED燈,所以焊接完后要對每個LED燈進行測試。焊好之后將所有燈從模板上取下,將多余的負極引腳減掉,如圖4所示就可完成二維平面點陣了。
圖3 將各個負極焊接在一起 圖4 完成的二維平面點陣 2 LED面到體的搭建 把已經焊接好的8個面一層一層有序的插到底板上,每插一面燈,都要用焊錫將燈的正極管腳與底板固定如圖5所示。8個面焊接結束后,我們可以用手將8個燈面微調,以保證光立方的美觀。
圖5燈面與底板的固定 然后需要9根鍍錫鋼線,每一層都用一根鍍錫鋼線搭接好,8層8根鍍錫鋼線如圖6所示,多余的一根鍍錫鋼線搭接在光立方的另一面的頂層,如圖7所示,起到一個穩固的作用。要注意的是面與面、層與層之間必須同一水平面上,排列整齊,同樣也要測試層與層之間連接的LED燈的好壞。 圖6 8層8根鍍錫鋼線的搭接 圖7 另一面鍍錫鋼線的搭接
完成以上焊接后,我們將光立方從左到右依次用一根白色的導線搭接,導線的一端接著靠近底板里面的一排孔里,另一端接著鍍錫鋼線上,也就是每一層的負極上如圖8所示。 圖8 導線的搭接 將反面底板多余的正極引腳和多余的鍍錫鋼線剪掉,至此光立方完成搭建。 本系統選用了512個LED燈,數量較多,對于焊接及調試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難,如果有其中一個燈損壞了,就必須把8層LED燈拆開,再將損壞的LED燈取出并重新焊接一個完好的燈,所以在檢查電路時也絕非易事。 焊接之前將萬用表的旋鈕選擇到二極管量測檔,然后把紅黑表筆分別接觸LED燈的正負電極,觀察LED是否會發光,如果不發光,查看萬用表歐姆檔顯示的電阻值是多少,然后交換表筆重新測,若兩次測量的電阻值較為一致,則LED燈是好的。焊接完畢之后對照電路圖與實際線路有無出入,再用萬用表歐姆檔檢測元器件引腳間有無短路,有無接觸不良,有無虛焊等;再把萬用表調至蜂鳴器檔,測試電路有無出現短路問題,包括LED燈層與層的連接處、各個元器件與電源及地有無接通等等。將編寫好的程序燒錄到單片機中,光立方接通電源后,觀察是否所有LED燈均亮。 在調試過程中,光立方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是我發現的問題以及我的應對方案: 光立方接通電源后,只有最上層的一排LED燈會亮,其他LED燈都沒有點亮。于是我用萬用表測試,發現LED燈全是好的,并沒有損壞,最后發現是光立方的8根焊接鍍錫鋼線的方向焊錯了,應該焊接在光立方正面,把它們取下后焊接好,接通電源后大部分LED燈亮了。 在調試過程中有幾個LED燈一直不亮,將萬用表調至歐姆檔檢測,發現燈已經燒壞了,拆下后重新焊接上好的LED燈,LED燈正常工作。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實訓-基于單片機的光立方.docx
(2.43 MB, 下載次數: 9)
2018-6-3 12:3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