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設計任務與要求
1.1 設計任務利用電阻、瓷片電容、電解電容、12MHz晶振、STC89C52單片機、DS18B20溫度傳感器、1602液晶顯示器、1P杜邦線、排針、最小系統板、電位器、洞洞板等,完成一個溫度檢測系統。
1、采用單片機及溫度傳感器設計溫度檢測系統。
2、溫度檢測結果采用液晶顯示器輸出。
1. 2 設計要求 1、熟悉此電路工作原理。
2用溫度傳感器18B20測環境溫度,用LCD1602顯示測量結果。
3、畫出Proteus原理圖,PCB圖。
4、用Proteus仿真。
5、測量范圍0~99攝氏度,精度誤差小于1攝氏度。
6、一份設計說明書。
7、做出所設計的系統的實物。
2 設計方案2. 1 設計思路 由于本設計是測溫電路,可以使用熱敏電阻之類的器件利用其感溫效應,在將隨被測溫度變化的電壓或電流采集過來,進行A/D轉換后,就可以用單片機進行數據的處理,在顯示電路上,就可以將被測溫度顯示出來,這種設計需要用到A/D轉換電路,感溫電路比較麻煩。進而考慮到用溫度傳感器,在單片機電路設計中,大多都是使用傳感器,所以可以采用溫度傳感器DS18B20,此傳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讀取被測溫度值,進行轉換,就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故針對上述現象,本文設計了一種由單片機控制的溫度采集與顯示系統,它以STC89C52單片機為核心,采用溫度傳感器DS18B20實現對溫度信號的采集以及運用LCD1602液晶顯示器來顯示數據。在溫度信號的采集方面,采用DS18B20型溫度傳感器,與傳統的熱敏電阻相比,它能夠直接讀出被測溫度,并可根據實際要求通過簡單的編碼實現9~12位的數字式讀數方式,可在-50℃~+300℃范圍內顯示數據,在-10~+85℃時精度為±0.5℃。
2.2 溫度檢測硬件系統各模塊功能2.2.2溫度傳感器DS18B20
DS18B20主要特征
DS18B20數字溫度傳感器接線方便,封裝成后可應用于多種場合,如管道式,螺紋式,磁鐵吸附式,不銹鋼封裝式,型號多種多樣,有LTM8877,LTM8874等等。主要根據應用場合的不同而改變其外觀。
1、適應電壓范圍更寬,電壓范圍:3.0~5.5V,在寄生電源方式下可由數據線供電。
2、獨特的單線接口方式,DS18B20在與微處理器連接時僅需要一條口線即可實現微處理器與DS18B20的雙向通訊。
3、 DS18B20支持多點組網功能,多個DS18B20可以并聯在唯一的三線上,實現組網多點測溫。
4、DS18B20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圍元件,全部 傳感元件及轉換電路集成在形如一只三極管的集成電路內。
5、溫范圍-55℃~+125℃,在-10~+85℃時精度為±0.5℃。
6、可編程 的分辨率為9~12位,對應的可分辨溫度分別為0.5℃、0.25℃、0.125℃和0.0625℃,可實現高精度測溫。
DS18B20內部結構
DS18B20內部結構主要由四部分組成:64位光刻ROM 、溫度傳感器、非揮發的溫度報警觸發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
DS18B20的外形及管腳排列如圖2.2所示:

圖2.2 溫度傳感器DS18B20
DS18B20引腳定義:
(1)GND為電源地;
(2)DQ為數字信號輸入/輸出端;
(3)VDD為外接供電電源輸入端(在寄生電源接線方式時接地)。
2.2.3液晶顯示器LCD16021602液晶顯示器也叫1602字符型液晶顯示器,它是一種專門用來顯示字母、數字、符號等的點陣型液晶模塊。它由若干個5X7或者5X11等點陣字符位組成,每個點陣字符位都可以顯示一個字符,每位之間有一個點距的間隔,每行之間也有間隔,起到了字符間距和行間距的作用,正因為如此所以它不能很好地顯示圖形(用自定義CGRAM,顯示效果也不好)。如圖2.3所示:

圖2.3液晶顯示器LCD1602
LCD1602管腳介紹
LCD1602采用標準的16腳接口,如圖2.3所示,其中從左到右為1-16腳:
第1腳:GND為電源地
第2腳:VCC接5V電源正極
第3腳:V0為液晶顯示器對比度調整端,接正電源時對比度最弱,接地電源時對比度最高(對比度過高時會 產生“鬼影”,使用時可以通過一個10K的電位器調整對比度)。
第4腳:RS為寄存器選擇,高電平1時選擇數據寄存器、低電平0時選擇指令寄存器。
第5腳:RW為讀寫信號線,高電平(1)時進行讀操作,低電平(0)時進行寫操作。 第6腳:E(或EN)端為使能(enable)端,高電平(1)時讀取信息,負跳變時執行指令。
第7-14腳:D0~D7為8位雙向數據端。
第15-16腳:空腳或背燈電源,15腳背光正極,16腳背光負極。
2.4.3 LCD1602主要特性1、3.3V或5V工作電壓,對比度可調。
2、內含復位電路。
3、提供各種控制命令,如:清屏、字符閃爍、光標閃爍、顯示移位等多種功能。
4、有80字節顯示數據存儲器DDRAM。
5、內建有192個5X7點陣的字型的字符發生器CGROM。
6、8個可由用戶自定義的5X7的字符發生器CGRAM。
3 硬件電路設計3.1 系統框圖溫度檢測系統由USB接口電源,DS18B20溫度傳感器組成的溫度檢測模塊,STC89C52單片機組成的核心電路,復位電路、時鐘電路及液晶顯示器組成的顯示電路構成。如圖3.1所示:

圖3.1 系統框圖
3.2 最小的單片機系統單片機最小系統以STC89C52RC為核心,外加時鐘電路和復位電路,電路結構簡單,抗干擾能力強,成本相對較低,非常符合本設計的所有要求。
3.2.1 時鐘電路時鐘電路在單片機的外部通過XTAL1,XTAL2這兩個引腳跨接晶體振蕩器和微調電容,構成穩定的自激振蕩器。本系統采用的為12MHz的晶振,一個機器周期為1us,C1、C2為30pF。如圖3.2所示:
圖3.2 時鐘電路仿真圖
3.2.2 復位電路復位電路分為上電自動復位和按鍵手動復位,RST引腳是復位信號的輸入端,復位信號是高電平有效。
上電自動復位通過電容C3和電阻R1來實現。如圖3.3所示:

圖3.3 復位電路原理圖
按鍵手動復位是復位鍵來實現的,上圖3-6中未添加復位鍵,復位鍵可添加在正5V電源與單片機RST管腳之間。
3.3 溫度檢測系統設計DS18B20采用單線進行數據傳輸,第2管腳外接一個4.7k上拉電阻與單片機的P3.7口相連進行數據的雙向傳輸,第3管腳外接正5V電源,第1管腳接地。如圖3.4所示:

圖3.4 溫度檢測仿真圖
外部電源供電方式是DS18B20的最佳工作方式,工作溫度可靠,抗干擾能力強,電路也簡單,并且可以開發出穩定可靠的多點溫度監控系統。
3.4 液晶顯示電路設計LCD1602液晶顯示屏采用標準的16腳接口,VSS管腳接地,VDD管腳接正5V電源,VEE管腳接電位器RV1,RS管腳外接單片機的P2.0口,RW管腳接P2.1,E管腳外接單片機的P2.2口,D0-D7管腳分別接單片機的P0.0-P0.7口,仿真圖未標識出的A、K管腳為背光燈電源管腳,分別接正5V電源和地。如圖3.5所示:

圖3.5液晶顯示電路原理圖
液晶顯示器雖然加了驅動電路,但并不發光,液晶顯示器發出來的光是由背光發出的,燈管的特性類似于家用日光燈,工作時需要高壓。這部分電路通常稱為高壓背光電路;蚪懈邏罕彻怛寗与娐。液晶顯示器所消耗的電能基本全是由背光消耗。相對而言,這部分電路工作在高壓大電流下,很容易出現故障,液晶顯示器的自然故障大多數是這個部分出現了電路故障。
4軟件設計4.1 整體系統分析溫度檢測系統由溫度及中斷初始化,溫度檢測,溫度輸入處理,溫度顯示等幾部分模塊組成。如圖5.1所示:

圖4.1 軟件設計
4.2 程序流程圖程序流程圖包括:開始后先進行各個模塊的初始化,然后再進行溫度(數據)的采樣處理,最后由液晶顯示器輸出溫度。如圖5.2所示:


圖4.2 程序流程圖
5 Proteus軟件仿真溫度檢測系統設計的 Proteus原理圖設計,找到12MHz晶振、STC89C52單片機、DS18B20溫度傳感器、液晶顯示器等器件,并用線進行連接,注意電源與地。如圖6.1所示:

圖5.1 溫度檢測系統仿真圖
加載程序液晶屏顯示溫度。如圖6.2所示:

圖5.2 溫度檢測系統模擬運行
通過調整DS18B20中的“+”“-”即可改變顯示數值。
6實物制作6.1 器材清單 實物制作用到的器件有以下幾種,如表7.1所示:
溫度檢測元器件明細表
表6.1 溫度檢測元器件明細表
6.2 最小系統板制作焊接最小系統板,把電容、極性電容、12Mhz晶振、電阻、排針、底座插到最小系統板上,因為背面電路都已連接好,只需在各個位置焊上個元器件即可。實物圖如圖7.1所示:
圖6.1 最小系統電路實物圖
6.3 溫度檢測系統電路板制作DS18B20焊接時應注意1,2,3腳,電路板最右面焊排針,以便輸入信號。 輸入程序前用杜邦線將各個模塊進行連接。
6.4 溫度檢測展示室內溫度測量如圖7.2所示:
圖6.2 室溫
用手指捏住DS18B20一段時間,再次進行溫度的測量。如圖7.3所示:
圖6.3手指加熱
6.5 焊接點展示每個焊點以方正,不帶刺,均勻為好。當焊好電路后,仔細檢查焊點質量與是否導通。如圖7.4所示:

圖6.4 焊接點展示
6.6 實物圖展示圖6.5 實物圖展示
6.7作品檢查1、首先按照仿真圖將實物焊接,注意焊接的質量,不要出現虛焊等現象。
2、通電觀察現象。
3、通電后無反應。
4、將單片機換一塊最小系統板,檢查是否原來最小系統板有問題及單片機是否有問題。
5、液晶顯示器的顯示和仿真是否有不同。
6、檢查單片機引腳與液晶顯示器連接的順序是否正確.程序是否匹配。
7、液晶顯示器不亮或亮的很暗。
8、檢查線路的正負極是否接反,檢查限流電阻阻值是否正確,檢查是否有斷路現象。
當焊好電路后通電之后,發現電路不亮,檢查了一下單片機向外的接口,虛焊了個地方,重新焊好后,接入液晶顯示器,發現有一組液晶顯示器不亮,原因是未連接背光電路,重新連接后,通電,試驗成功。
7結論本設計是以STC89C52為核心,利用軟硬件相結合的典型例子。通過做本課題,使我了解LCD1602液晶顯示器和DS18B20的基本理論知識,更深入的了解單片機的開發應用和C編程控制。為以后從事單片的這方面的工作和以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樹立了獨立從事設計制作的信心。同時也培養了我認真做事的態度,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從得到題目到查找資料,在這一個充滿挑戰,充滿熱情并伴隨打擊的過程中,我感觸頗深,它是對我做事的毅力和耐心的考驗。我在這個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做設計的意義所在,和我一樣真正投入了身心去做的人也一定會有同樣的感觸。雖然自己滿打滿算一共接觸單片機有三個多月了,而且也參加過一點比賽,但對單片機的熟悉程度還是不夠。想要自己設計一個模型困難還是很大。聽過老師的課后感覺對單片機內部很不熟悉。在以后的學習中打算從匯編語言也學一點,可以真正熟悉、認識單片機吧。再一點是多看單片機的程序和示例,熟悉后再考慮創新。
在這兩周中,我漸漸的明白了自己是多么的無知,看到實驗室里成天忙碌的諸位大神,深表慚愧,我從剛過去的暑假就開始接觸單片機,開始是看視頻進行學習,后來開學之后,我們開了單片機這一門課程,于是就抱著學習的心態買了一開發板,結果卻沒怎么練習,才造成了這兩周舉步維艱、困難重重。在焊接電路板時我們組遇到了好多問題:
一是,起初我們的的焊點不美觀,可能是烙鐵頭不熱的緣故,導致了某個焊點虛焊,不能完成應有的結果,但幾經修正,焊點變得圓滑了許多
二是,焊接的電路板不漂亮,起初我們不會走錫,相鄰的焊點連接起來較為困難,板子上好多小鐵片都被焊掉了,幾經嘗試,換過洞洞板之后焊點就美觀很多了,解決了最初遇到的問題。
最后,我們小組幾個成員是分開去實驗室進行焊電路的,不知是誰把P0口的插頭給弄掉了,導致單片機不能正常工作,出現許多亂碼,最終發現了這個問題。解決方案有兩種:一是把P0口的線接到P1口上,之后改程序調試;二是更換一STC89C51單片機。由于時間緊,我們選擇了后者,并且調試成功了。在調試完成之后,我們又對實物圖進行了“美化”設計,解決了線路亂,元器件擺放混亂的種種問題。部分長杜邦線用短的代替,最小系統跟液晶顯示器LCD1602都固定在洞洞板上,連接線路省力了不少,算是另類創新了。
這次課程設計基本的完成了任務書的要求,實現了溫度的測量。還有一些不足的是,我還沒有摸清這一課程設計源程序的思路,面對著如此長的程序還無從下手。通過測試表明系統的設計是正確的,可行的。但是由于設計者的設計經驗和知識水平有限,系統還存在許多不足和缺陷。在以后的學習中要更加努力上進,彌補發現的這些缺點和不足。
完整的Word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設計 .doc
(983 KB, 下載次數: 56)
2018-5-22 23:3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黑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