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智能小車技術報告
0.png (24.85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1 上傳
摘 要
本設計以第十二屆“恩智浦”杯全國智能車大賽為背景,以自行設計制作車模
平臺,制作一輛以恩智浦 32位微控制器 K60作為核心控制單元、以 IAR 為開發
環境、利用電感獲取賽道信息,解決彎道、坡道、圓環等特殊賽道元素,并沿著
賽道以適合的速度運行的智能小車。該智能車車系統顯示了高度的智能化、人性
化,并且具備良好的安全性、穩定性,可以為無人駕駛汽車及環保個人交通工具
的后續研究提供經驗。
0.png (97.63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2 上傳
0.png (185.34 KB, 下載次數: 51)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2 上傳
為了降低整車重心,需要嚴格控制電感線圈以及支撐架的重量,同時又要考
慮前瞻的長度和角度。 我們采用碳纖維管作為安裝線性電磁傳感器的主桅,這樣
可以獲得最大的剛度質量比,整套裝置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和剛度,使電感線圈
更加穩定,從而減小數據采集的誤差。電感線圈的安裝如圖2.2所示。
0.png (219.89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3 上傳
由于我們是超級電容供電,所以電源模塊的設計顯得至關重要,電源的首要指標是可靠性,整個硬件系統的工作完全由電源供電的可靠性決定,電源供電不穩定會引起損耗、單片機復位、舵機及傳感器損毀等嚴重問題;另外,與傳統的電池供電不同,超級電容在供電過程中存在電壓降低的問題,所以,在接入電路時,還要有穩壓的模塊。
0.png (31.89 KB, 下載次數: 54)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4 上傳
電源設計中主要考慮到需要的電壓和電流,另外還設計了電池電壓顯示,便于直觀發現電池電量是否正常。如圖 4.1 所示,智能車需要的電源要求包括 3.3V,5V,-5V,12V 等。
根據規劃,5V 供電我們選擇了TPS63070 開關電源芯片,對于這款芯片,其輸入范圍為 2V-16V,而輸出可調,并且輸出電流可以達到 2A,足以滿足單片機、傳感器、外圍電路,以及我們選的銀燕舵機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電流。設計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3.3V我們采用TPS73633電源穩壓芯片,將5V轉成3.3V。下圖是其原理圖。 由于其輸出電流不大, 200ma,因此為了增加電路的穩定性,我們使用了兩塊TPS73633分別為單片機和其他外圍電路分開供電。
而整個電路分為了兩個地,AGND(模擬地)和PGND(功率地),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避免電機大電流對運放產生干擾,從而為小車提供精準定位。
4.2 驅動電路設計
驅動電路為智能車驅動電機提供控制和驅動,這部分電路的設計要求以能夠通過大電流為主要指標。驅動電路的基本原理是 H 橋驅動原理,目前流行的H 橋驅動電路有: H 橋集成電路,如 MC33886;集成半橋電路,如 BTS7960 等;MOS 管搭建的 H 橋電路。
對于節能組,為了選出一個低功耗的驅動方案,我們對比三種電路都進行了搭建并測試,MC33886 的優點是電路簡單,外圍元件少,但缺點是內阻較大,通過電流有限,可以通過兩片 MC33886 并聯方式進行改善;IR2104+MOS 管搭建的H 橋電路可以通過較大電流,但由于每個 MOS 管體積較大,因此電路板面積較大,而對于我們的車模,只使用了一個電機,需要的驅動電路還^
PID 參數整定
運用 PID 控制的關鍵是調整 KP、KI、KD 三個參數,即參數整定。PID 參數的整定方法有兩大類:一是理論計算整定法。它主要是依據系統的數學模型,經過理論計算確定控制器參數;二是工程整定方法,它主要依賴工程經驗,直接在控制系統的試驗中進行,且方法簡單、易于掌握,在工程實際中被廣泛采用。由于智能車系統是機電高耦合的分布式系統,并且要考慮賽道的具體環境,要建立精確的智能車運動控制數學模型有一定難度,而且我們對車身機械結構經常
進行修正,模型參數變化較為頻繁,理論計算整定法可操作性不強,最終我們采用了工程整定的方法。
5.3 速度控制部分
我們對速度的要求是穩定,在運行的過程中調節時間小,視為一個調節系統,因為作為智能車這個慣性系統來說,速度不會徒增驟減(與控制周期比較),因此我們使用了PI控制,經過調試,選擇合適的 PI系數后,加速可以很快也不會過沖,控制效果很好。
0.png (80.66 KB, 下載次數: 56)
下載附件
2018-5-23 01:26 上傳
5.4舵機控制部分
中提取控制量來控制舵機的轉向,實現智能車的自動循跡是整個程序算法
的核心部分,只有舵機控制好了,才可能實現在不同的賽道元素上迅速、穩定的
前進。
舵機在用于轉向中,我們對它的要求是響應時間快,可以很好的復現輸入信
號,因此,舵機的模型應該為伺服系統,對于伺服系統,我們都采用 PD 控制。
其中,P 決定了系統的帶寬,也直接決定了其響應速度;D參數決定了車的調整
時間。通過適當的調整,我們的角度伺服系統滿足要求。
7.1 總結
7.1.1 控制方面
我們針對速度和轉向分別做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7.1.2 特色設計
1)所有硬件電路,包括測速傳感器、電感,都是親自繪制電路板,自己焊接制作,這樣能更好的定制符合自己車模的電路模塊;
2)對于電容模組的搭建我們也是下了一番功夫,在多次的測試中,我們發現,不同的超級電容模組的性能是有很大的差別的。同一個品牌的電容,在不同的搭配下,其性能差別也十分明顯。我們買來大量的模組進行實驗最終發現,當模組兩端電壓維持在8-8.5伏特時,電機運行的性能最優。因此,我們制作了若干模組來應對不同長度的賽道。
7.2 結束語
通過數月的智能車制作,我們學到了很多實踐能力,從方案選擇、更改、重新設計到實施方案,細調參數,機械和硬件制作,軟件編寫,各方面都有深刻的體會,每一個細致的工作都會為小車這個系統的穩定性帶來正面的影響,而每個疏漏,都會導致整個系統的不協調。在制作智能車的過程中,我們苦惱過,也因為小車跑的好而開心的笑過,我相信所有的智能車愛好者在制作小車以及智能控制小車的過程中,體會到的不僅僅是制作小車的樂趣,還有在制作做過程中 隊友們的齊心協力。小車轉過第一個彎道的記憶如今還深深地留存在我的腦海里,就像你傾心栽培的一株花終于開了花,也像一個蹣跚學步的小孩突然小跑起來,那種感覺很讓人興奮。為了小車跑的好,我們熬過無數夜,翻閱各種資料,也曾在睡夢中無數次做夢夢到小車完美的直道加速、轉彎、沖過十字道等等。如今回頭看,欣喜地發現,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收獲的不是一兩點說的完的,不論是學知識,還是學做人,都是一次非常值得的經歷。我們感謝恩智浦公司提供了如此一個好的平臺來讓我們展現自我,小車在賽道上的馳騁,無疑也是我們那顆年輕的心的馳騁!
完整的pdf格式文檔51黑下載地址:
哈工大智能小車報告.pdf
(1.31 MB, 下載次數: 50)
2018-5-22 15:3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技術報告 下載積分: 黑幣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