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實時時鐘芯片 DS1307 設計一個能夠調節(jié)時間的實時時鐘。 介紹采用 I2C 總線接口實時時鐘芯片 DS1307 進行準確定時的設計原理, 提出實時時鐘芯片 DS1307 與單片機接口電路的設計方法,同時給出幾個典型程序實例,通過 Proteus 軟件進行仿真實現。 先來說說實時時鐘DS1307的使用! DS1307 是一款十分常用的實時時鐘芯片,它可以記錄年、月、日、時、分、秒等信息,提供至2100年的記錄?墒褂秒姵毓╇姡簿褪钦f,即使Arduino 在斷電狀態(tài)下,時鐘芯片仍然是在運行的。它使用十分常用的兩線式串行總線(I2C),只要兩根線即可和Arduino 通信。 電控單元的時鐘基準通?衫 CPU 內部定時器作為時鐘基準,并通過軟件編程和 CPU 時鐘中斷來構造一個軟時鐘。 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無需額外硬件支持,但缺點是時鐘的計時精度受 CPU 主晶振以及與其相連的起振電容的影響而無法做到很高, 因此累積誤差較大。同時在主電源掉電時為了維持時鐘不停擺,系統(tǒng)必須由備用電源給整個 CPU 供電,這將導致功耗增大。 I2C總線虛擬技術 DS1307是一款具有I2C總線接口的實時時鐘芯片,要驅動具有I2C總線接口的DS1307芯片,一種辦法是選擇一款帶有I2C總線接口的高檔單片機,然而,在很多小型儀器儀表中以及在單片機的教學環(huán)境中,使用帶有I2C總線接口的高檔單片機在經濟上是不合算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I2C總線虛擬技術,選用普遍使用的51單片機,利用單片機的通用I/O端口模擬實現I2C總線接口。 硬件接口電路設計 本系統(tǒng)的電路由單片機AT89C51、日歷時鐘芯片DS1307、獨立按鍵及顯示電路組成。 DS1307與AT89C51的接口 為了使AT89C51單片機能夠驅動DS1307芯片,本文采用了I2C總線虛擬技術,將單片機P2.6口和P2.7口來虛擬I2C總線接口。I2C總線是同步串行數據傳輸總線,其內部為雙向傳輸電路,端口輸出為開漏結構,故總線上必須有上拉電阻,通常可取5~10kΩ。因單片機P2口內部有上拉電阻,故DS1307芯片的SCL引腳與SDA引腳與單片機接口時,不需再添加上拉電阻。此外,按照DALLAS公司推薦的硬件接法,往往需要精度很高的晶體,為了提高其可靠性并節(jié)約成本,可將DS1307的X2引腳添加上拉電阻,從而可以克服使用普通晶振時DS1307不起振的問題,進而保證了DS1307的起振。日歷時鐘芯片DS1307與AT89C51的接口電路如圖1所示。  時鐘顯示電路 為了將系統(tǒng)時間實時顯示出來,本系統(tǒng)沒有采用常用的數碼管作為顯示方式,而是采用1602LCD液晶實時顯示時間,這樣電路的設計就會相對簡單一些,所用到的I/O口也較少。1602液晶的接口電路如圖2所示。 時鐘調節(jié)電路 為了能夠及時對時間進行調節(jié),本系統(tǒng)設計了時鐘調節(jié)電路,由K0、K1、K2三個按鍵組成,且分別由單片機的P2.0、P2.1和P2.2口控制。其中,K0做為時鐘調節(jié)的菜單鍵,第一次按下表示可以調節(jié)時間秒,第二次可以調節(jié)時間分,第三次按下調節(jié)時,第四次按下退出調時菜單,時鐘繼續(xù)開始走動。K1和K2分別是時分秒調節(jié)的加減鍵。在本電路中,根據經驗總結,額外添加三個上拉電阻,以保證在沒有按鍵按下時,進入單片機三個I/O口的按鍵均處于高電平狀態(tài),防止干擾產生。時鐘調節(jié)電路如圖3所示。 接口程序設計 軟件程序設計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包括主程序、初始化子程序、時鐘運行子程序,按鍵掃描子程序。其中,初始化子程序主要工作有:初始化I2C總線,使總線處于備用狀態(tài);初始化LCD液晶顯示器讓其正常顯示;初始化定時器0并開啟定時器0中斷。時鐘運行子程序主要負責讓DS1307芯片更新時間并在LCD上顯示。按鍵掃描子程序負責檢測按鍵的狀態(tài)并將更改后的時間顯示出來。主程序主要負責初始化及鍵盤掃描工作。本系統(tǒng)主程序的流程圖如圖4所示。 在本系統(tǒng)中,因采用了I2C總線虛擬技術,需嚴格按照時序圖的要求進行操作,因此,在程序設計當中,分別添加了幾個子程序,用于實現單片機與DS1307進行通信。下面是根據本文電路對I2C總線上的信號進行模擬的幾個子程序: void start() //模擬 I2C 啟動信號 { SDA = 1; Nop (); SCL = 1; Nop (); SDA = 0; Nop (); SCL = 0; } void stop() //模擬 I2C 停止信號 { SDA = 0; Nop (); SCL = 1; Nop (); SDA = 1; Nop (); } void ack() //模擬 I2C 應答信號 { SDA = 1; Nop (); SCL = 1; Nop (); SCL = 0; } void un_ack() //模擬 I2C 非應答信號 { uchar i; i=0; SCL=1; while(SDA==1&&i《200) i++; Nop (); SCL = 0; } 需要注意的是,DS1307的各類時間數據均以BCD碼的格式存儲在相應的時間寄存器中,而1602液晶顯示器只能識別字符碼,即ASCLL碼,因而1602在向DS1307讀取或寫入時間數據時,需要進行數據類型轉換。本文采用以下兩個子程序用來完成上述功能: uchar dec_to_bcd (uchar dec) //ASCLL 碼 (十 進 制 )轉BCD 碼 { Uchar x, y; x=dec/10; y=dec%10; y=(x《《4)|y; return y; } uchar bcd_to_dec(uchar bcd) //BCD 碼 轉 ASCLL 碼(十進制) { Uchar x, y; y=bcd/16; x=bcd % 16; y=y*10+x; return y; } 仿真分析 本文最后使用Proteus軟件對本實時時鐘系統(tǒng)進行仿真,將代碼下載到單片機當中并啟動Proteus后,液晶顯示器與DS1307時鐘顯示模塊同時顯示初始時間并開始計時, 適當調節(jié)三個獨立按鍵 K0~K2 后,液晶顯示器顯示調整后的 時間并且把新的 時間寫入DS1307,DS1307 從新的時間開始計時。 仿真效果如圖5 所示。 本文設計了一個基于 DS1307 可調實時時鐘系統(tǒng),提出了實時時鐘芯片 DS1307 與單片機接口電路的設計方法,因本系統(tǒng)采用了 I2C 總線虛擬技術,需嚴格按照 I2C 總線時序圖的要求對 DS1307 進行操作,本文給出了對I2C 總線上的信號進行模擬的幾個典型程序實例,最后通過 Proteus 軟件成功仿真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