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好多新手對AVR單片機(jī)位變量使用不明白,現(xiàn)在提供一個I/O口位操作方法供大家學(xué)習(xí):
下面是我用的宏定義方式:
#define LED_SET PORTD |= (1 << PD5) //位置高
#define LED_CLR PORTD &= ~(1 << PD5) //位置低
#define LED_COM PORTD ^= (1 << PD5) //位取反
#define LED_R PIND & (1 << PD5) //位讀取
通過上面的定義就可以在程序中直接操作I/O了。
判斷PD5是否為‘1’:
if (LED_R != 0) {
;
}
那么如果要判斷PD5是否為‘0’時:
if ((LED_R) == 0) {
;
}
呵呵,還是C語言沒看好。
a |= b; 這是C語言里面的一種簡化寫法,前面的語語句和后面等同:a = a | b;
PIND & (1 << PD5) 這個語句我也是從書上學(xué)的,反正結(jié)果就是告訴編譯器,在處理的時候把這個處理成位操作指令。
PD5知道了,它就是頭文件里面定義的,實際數(shù)值是數(shù)字5;
1 << 5用二進(jìn)制來看的話:0000 0001 被左移了5位,結(jié)果就是0010 0000。
PIND & 0010 0000這個二進(jìn)制數(shù),結(jié)果不就是取PIND.5這一位嗎。
我是這樣理解的,你也可以這樣理解雖然不能百分之百保證標(biāo)準(zhǔn),但不會錯。要是上面有看不懂的,你就應(yīng)該看書和學(xué)習(xí)了。
如何用C語言操縱AVR的IO端口(以ICCAVR為例):
舉例一:將PB0定義為輸出,且輸出為高電平
DDRB=BIT(0); //定義 PB0為輸出
PORTB|=BIT(0); // PB0 輸出高電平
舉例二:將PB0、PB1定義為輸出,且PB0輸出低電平,PB1均為高電平
DDRB|=BIT(0)|BIT(1); //定義 PB0、PB1為輸出
PORTB|=BIT(0)|BIT(1);// PB0、PB1 輸出高電平
舉例三:將PB0數(shù)據(jù)寄存器的數(shù)值翻轉(zhuǎn),即如果是1時變成0,如果是0時變成1
PORTB^=BIT(0); // PB0 輸出高電平
舉例四:將PB0、PB1數(shù)據(jù)寄存器的數(shù)值翻轉(zhuǎn),即如果是1時變成0,如果是0時變成1
PORTB^=BIT(0)|BIT(1); // PB0 輸出高電平
舉例五:將PB2、PB3定義為輸入,不帶上拉電阻
DDRB&=~(BIT(2)|BIT(3)); //定義 PB2、PB3為輸入
PORTB&=~(BIT(2)|BIT(3)); // 將 PORT 置0,沒有上拉電阻
舉例六:將PB2、PB3定義為輸入,帶上拉電阻。即沒有引用這些引腳時,缺省值為高電平
SFIOR&=~BIT(PUD); // SFIOR寄存器的上拉電阻控制位PUD置0,在整個代碼中,這句話可以不出現(xiàn),或僅出現(xiàn)一次即可。因為它是一個控制全部上拉電阻的控制位。
DDRB&=~(BIT(2)|BIT(3)); //定義 PB2、PB3為輸入
PORTB|=BIT(2)|BIT(3); // 將 PORT 置1,滿足上拉電阻的另一個條件
舉例七:DDRB=BIT(0)|BIT(1) 與 DDRB|=BIT(0)|BIT(1) 的區(qū)別
假定在執(zhí)行上面兩句指令前,DDRB 的狀態(tài)為: 1000 0000
如果執(zhí)行 DDRB=BIT(0)|BIT(1) ,DDRB的狀態(tài)變?yōu)椋?0000 0011
如果執(zhí)行 DDRD|=BIT(0)|BIT(1),,DDRB的狀態(tài)變?yōu)椋?1000 0011
那前一句會先清空以前的所有狀態(tài),后一句保留前面的狀態(tài)。
在實際應(yīng)用中,后一句更常用。
舉例八:將第三位置1,除了用BIT(3),還有其它的表達(dá)方法嗎?
DDRB|=BIT(3);
DDRB|=1<<3;
DDRB|=0x08;
DDRB|=0b00001000;
全部資料51hei下載地址:
AVR IO口位操作方法.doc
(19.5 KB, 下載次數(shù): 82)
2018-1-15 09:3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