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該設計的主要設計問題是對用戶名和密碼的核對,對此我們采用條件分支結構:分支結構左邊框上是一個輸入端子,該端子中心有一個問號,稱為選擇器端子;上邊框上是分支選擇器標簽,分支結構選擇器端子的輸入值是由與它相連的輸入控件對象決定的。分支結構的數據的輸入和輸出是通過隧道來實現的,向分支結構的一個分支提供數據時,這個數據對于所有的分支都是有效的,其他分支都可以使用這個輸入數據。輸出隧道必須從每一個case中得到明確的輸入值,否則程序無法運行,也可以為沒有連接的分支定義一個默認輸出值。分支結構的子框圖是堆疊在一起的,單機標簽左邊和右邊的增量、減量按鈕將使當前顯示框圖在堆疊起來的多個框圖中進行一次前后切換;單機分支選擇器標簽右端的向下黑色箭頭,將彈出所有已定義的標簽列表,可以利用這個列表在多個子框圖之間實現快速跳轉。
核對程序由堆疊在一起的三個子框圖,框圖里設置了默認的用戶名和密碼,以及一個用來實現用戶名輸入的事件框,用以實現用戶名的輸入;框圖中設置了一個用來實現密碼輸入的事件框,用以實現密碼的輸入;最里面子框圖的“真”分支標簽設置了一個選擇開關盒登陸成功的事件框。當用戶名和密碼輸入都與程序設置的用戶名和密碼一致時,系統將會顯示登陸成功。
其次就是如何進行用戶添加,這里運用了子VI創建設計。對用戶數據的添加我采用了文件I/O函數操作中的創建文本文件,將數據創建成字符串數組,通過寫入“文本文件函數”添加到文本文件中。
關于添加的用戶數據讀取我采用了文本文件中的“讀取文本文件函數”通過行讀取出來,再通過“索引數組”函數將讀取的數組分成一個個元素,進入系統進行操作。
運行程序時,當用戶點擊“登錄”按鈕后,程序將會對比用戶名和密碼與用戶名和密碼輸入欄的內容,如果都相同,則登陸成功;否則將返回錯誤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