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錢包等的類似需求的提出,最近幾年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場通信)正在開始慢慢普及。由于工作的需要,現在正在學習NFC相關的知識,先將NFC的一些基礎羅列一下,做個記錄。
1.NFC簡介
NFC(近場通訊)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的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一般頻率在13.56MHZ,它是RFID與互聯互通技術整合而來,如果RFID是父的話,NFC則是子,其繼承了父請的功能,又在其上有自己的發揮。
NFC一般在這三大領域應用:獲取簡單信息、點到點通信、電子票務。獲取簡單信息是指用戶對準或者接觸有NFC功能的裝置,則可以自動獲取到一些簡單的信息,比如URL、電話號碼等。點到點通信是指通過NFC啟動兩個裝置之間的通信,比如藍牙傳輸,其可以充當藍牙查詢匹配的功能,使用的人只需將兩個手機靠近即可自動完成藍牙匹配,開啟藍牙連接,數據傳輸。電子票務是指NFC可以在手機上應用起來,充當電子錢包。
2.NFC技術簡介
NFC交換數據可以有主動模式和被動模式兩種。主動模式是NFC的設備具有電源供電可發起于其他NFC的信息的交互。被動模式是指具有NFC的設備通過電磁感應產生電量供其交互信息。NFC的傳輸速率有106kbps、212kbps、424kbps。NFC從底層到應用層,涉及到很多標準,下面簡單列舉一下相關的標準:
1)ISO/IEC: ISO14443、ISO18092、ISO15693、ISO21481、ISO7816
ISO/IEC 聯合信息技術委員會(ISO/IEC JOINT TECHNICAL COMMITTE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和國際電工委員會(IEC)聯合組建的第一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NFC技術是符合ISO18092、ISO21481標準,兼容ISO14443、ISO15693等射頻標準。
ISO18092標準,介紹了13.56MHz的NFC相關協議內容, ISO18092后來增加了 ISO15693 的兼容,形成新的 NFC 國際標準IP2,也就是 ISO21481。
ISO 14443和ISO 15693二者皆以13.56MHz交變信號為載波頻率:ISO15693讀寫距離較遠,當然這也與應用系統的天線形狀和發射功率有關;而ISO 14443 讀寫距離稍近,但應用較廣泛,目前的第二代電子身份證采用的標準是ISO 14443 TYPE B協議。 ISO14443定義了TYPE A、TYPE B兩種類型協議。通信速率為106kbits/s,它們的不同主要在于載波的調制深度及位的編碼方式。
ISO7816是接觸式智能卡的標準,但是其中有一部分定義了與應用相關的規范,可以用在非接觸式智能卡中。
2)ECMA340、ECMA352等
ECMA340是ISO18092的前身,它被ISO接收后成為了ISO18092;而ECMA352是ISO21481的前身。
ECMA(European Computer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實際上是歐洲最牛的標準組織。
3)NFC Forum
它是一個行業標準是將ISO14443、ISO18092及JIS X6319-4(Felica)融合在一起的用于支持NFC-A/B/F的技術。在其中NFC的模式有讀寫模式、卡模擬模式以及點對點模式。
3.NFC學習資源
通過這幾天對NFC的了解,找到了一些用于NFC學習的資源,先將其列出,希望你們如果有更好的資源可以再評論中列出,謝謝
NFC論壇:NFC中國 、NFC Forum
NFC書籍:深入理解Android:Wi-Fi NFC和GPS、NFC技術原理與應用
NFC博客:http://blog.csdn.net/inn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