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最近在調一個MSP430單片機控制電機并測速度的電路。整個電路從設計制作到調試成功,花了將近四天時間,中間Bug多多,最后解決Bug的時候自己都忍不住笑自己了——好笨! 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maswell我最反感的就是水軍論文中的戰斗機論文都是先扯一大堆廢話,然后才開始一堆沒用的廢話。。。哎呀,又扯廢話了。切入主題吧。 先說說我這個系統。下面Figure 1是MSP430主控制部分,用的芯片是MSP430G2553單片機(11、12號引腳是反過來滴),第一個是Pro Download接口,顧名思義,就是程序下載口,我用的MSP430G系列的launchPad開發板連接到我設計的板子上的,通過這幾個接口利用launchPad即可下載程序,為了方便布線,我打亂了這幾個接口的順序。PWM1和PWM2接口是連接到H橋的兩個接口,這里使用了G2553的定時器A1產生PWM。CAP_P12是光電對管連接到比較強后輸入到單片機的一個捕獲接口,因為這里可以用定時器A0的捕獲接口,使用定時器的捕獲功能,可以使得程序設計更為簡單。整個系統利用了兩個定時器,并結合中斷,使得整個系統都處于休眠狀態,功耗可以做得比較低(但由于電機和12864的存在,這里的低功耗程序設計顯得毫無意義額。。。)。另外還有一個12864的串行外部接口(SPI)三根線。
1.png (6.14 KB, 下載次數: 165)
下載附件
2013-7-7 01:37 上傳
Figure 1 MSP430G2553主控制部分 |
2.JPG (101.42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13-7-7 01:18 上傳
Figure2 maswell 的實驗設備 再放一個三線控制13864的圖。由于MSP430x2xx系列是3.3V的器件,這里用到了一個245芯片來轉換電平電壓(CS和SCLK的順序反了,后來布線的時候改的)。初學者往往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為什么我的12864的滑動變阻器調了,12864的亮度都不變呢,maswell我在這里只提一點:注意你的復位引腳的電平。。。
2.png (7.26 KB, 下載次數: 170)
下載附件
2013-7-7 01:37 上傳
Figure 3 74HC245 與12864 驅動電路 |
H橋電路太常見,百度出來一抓一大把,都長一個摸樣,區別就像一個人臉上的痘痘都長在做邊,一個人都痘痘兩邊都有(兩個保護管)。哎呀,扯遠,廢話不多說,貼圖說明一切
3.png (6.27 KB, 下載次數: 141)
下載附件
2013-7-7 01:37 上傳
Figure 3 H橋 |
至于H橋原理神馬的,maswell我就不在這里多說了。。。不懂就百度吧,實際上學過三極管的,稍微靜下心來分析一個,都可以看得懂的。下面是一個比較器的電路,用的是光電對管發射信號,經黑線反射以后PHOTO上產生一定的電壓值,maswell做電路的時候實測LM358的輸入電壓高達0.6V(哈哈,其實也不高…),右邊的LM358構成一個比較器,VCC為5V電壓,經10K和50歐姆電阻分壓以后LM358的2號引腳的電壓大致為0.5V<0.6V,滿足電路設計要求。后加一個1K電阻保護后級單片機(哈哈,這個電阻方便了我后面的濾波,欲知為何,請聽下回分解~~額,又來三國演義的味道了。)下面說說問題所在吧。
4.png (3.55 KB, 下載次數: 156)
下載附件
2013-7-7 01:37 上傳
|
6.JPG (110.39 KB, 下載次數: 146)
下載附件
2013-7-7 01:18 上傳
|
調試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非常蛋疼的問題。數據總是莫名其妙地顯示200轉/s甚至是1000轉每秒,實際上,我這個電機的轉動速度最大也就110轉每秒,這些個數據顯然都是錯誤的。反復檢查定時器的捕獲程序,檢查了好幾遍,加上有寫了一年的430單片機程序的經驗,對這個G2553的內部寄存器相當熟悉,反復分析,100%確定程序沒有任何問題。那么問題在哪里呢?后來分析了一段代碼
void longToString(volatile unsigned long tempData) { char Num,i; static volatile unsigned long temp; for(i = 0; i < 16; i++) ShowData[i] = ' '; temp = 250000 / tempData; |
這個函數是將捕獲到的定時器的脈沖計數值送到12864的一個中間轉換函數,temp顯示的轉速,由于CPU時鐘用的1MHz,電機那里有四個黑帶,所以實際的轉速應該是250000/tempData,得到這個數據后轉換成ASCII碼,再送到12864顯示。問題出現在這里,12864顯示數據1000+,說明temp = 1000+,比實際的數據100+大了10倍。那么也就意味著tempData的數據比實際的真實數據小了10倍,也就是說定時器兩次捕獲時間的間隔比常規的要小很多,為什么會小了那么多倍呢。 思來想去,maswell靈光一閃,哎呀,對了!由于電機的膠布粘貼得不均勻,產生了大量的不均衡噪聲,使得比較器的輸出含有大量的高頻分量,由于噪聲的存在,使得定時器的捕獲時間間隔變!從而出現了顯示數據偏大的結果。 想到問題所在,那么怎么解決掉呢。查看原理圖,發現運算放大器的輸出端接有一個1K的電阻,哎呀瑪雅,靈感方案突然就來了,做個簡單的RC低通濾波器不久完了?想到方案以后那么電容的值又該怎么選了?maswell在草稿紙上做個簡單的分析,現將草稿紙上的內容mathtype搬到Word上來。 電容的阻抗表達式: 把運放的輸出結果看成一個電壓源,其輸出電壓等于RC濾波網絡的輸入電壓假設其值為:
1.JPG (4.14 KB, 下載次數: 157)
下載附件
2013-7-7 01:40 上傳
|
那么上圖所示的Vout的輸出表達式為
為了方便分析,我們假設Vi為1V,并且不考慮相位問題,取Vout的?傻
輸出表達式與輸入頻率的關系找到了,那么我們的電容值又該怎么設計呢?考慮到我們的光電管經過比較器輸出以后的頻率最大為500Hz,那么我們設計一個-3dB在500Hz左右的濾波器即可。用MATLAB寫個小程序。 R = 1000; f = 0:0.01:1000; w = 2*pi*f; C1 = 0.001 * 10^-6;%%uF C2 = 0.01 * 10^-6;%% uF C3 = 0.1 * 10^-6;%% uF C4 = 1 * 10^-6;%% uF C5 = 0.3 * 10^-6;%% uF y1 = sqrt((1./(1+w.*w*R^2*C1^2)).^2 + ((w*R*C1)/(1+w.*w*R^2*C1^2)).^2); y2 = sqrt((1./(1+w.*w*R^2*C2^2)).^2 + ((w*R*C2)/(1+w.*w*R^2*C2^2)).^2); y3 = sqrt((1./(1+w.*w*R^2*C3^2)).^2 + ((w*R*C3)/(1+w.*w*R^2*C3^2)).^2); y4 = sqrt((1./(1+w.*w*R^2*C4^2)).^2 + ((w*R*C4)/(1+w.*w*R^2*C4^2)).^2); y5 = sqrt((1./(1+w.*w*R^2*C5^2)).^2 + ((w*R*C5)/(1+w.*w*R^2*C5^2)).^2); plot(f,y1,f,y2,f,y3,f,y4,f,y5); title('RC濾波器設計'); legend('0.001uF','0.01uF','0.1uF','1uF','0.3uF'); xlabel('頻率/Hz'); ylabel('輸出幅頻/V');
|
Maswell在測試C的時候從1nF開始測試,得到下面的輸出曲線,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從0Hz到1000Hz,輸出幾乎都是1,不變,1nF的電容不符合我們的設計要求。再加大,測試104電容 104電容即0.1uF,得到的輸出幅頻特性曲線如下,顯然不符合我們的設計要求,500Hz-3dB處還差一點點,再加大10倍,測試1uF 下面這張是1uF的測試圖,顯然-3dB小于500Hz了。也不符合設計要求,經過maswell的反復測試并結合手頭上有額電容容值,選定474電容,得到幅頻特性曲線也較為理想。 敲定電容值以后maswell已經迫不及待把電容焊上去了。焊接完畢以后,長時間觀察,12864沒有再出現200轉/秒或者1000轉/秒的顯示值,也就是說maswell設計的濾波器已經起到效果了!maswell做成以后興奮了一小下。興奮之余,想到既然是高頻噪聲的影響,那么何不看看它的頻譜圖呢,一想到,maswell果斷從科協搬來一臺數字示波器,測試了安裝RC濾波器前的FFT圖形和安裝RC濾波器后的FFT圖形,現貼在這里。從兩個圖中,很明顯地可以看到安裝濾波器前裙子噪聲非常明顯,安裝后,裙子噪聲基本沒有了。!,看到這里,maswell我又忍不住興奮了一下~
8.JPG (54.05 KB, 下載次數: 154)
下載附件
2013-7-7 01:18 上傳
9.JPG (256.26 KB, 下載次數: 138)
下載附件
2013-7-7 01:19 上傳
安裝RC 濾波器前 |
10.JPG (1003.05 KB, 下載次數: 158)
下載附件
2013-7-7 01:20 上傳
安裝RC濾波器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