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受業界歡迎的原因: 目前已經出現了大量物與物的聯接,然而這些聯接大多通過ZigBee、藍牙、Wi-Fi等短距通信技術承載,并沒有統一的物聯網標準。以傳統運營商為主導的NB-IoT憑借覆蓋廣、連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構優等特點,受到業界的極大關注。 NB-IoT覆蓋更廣、連接數高達10萬 在同樣的頻段下,NB-IoT比現有網絡增益20dB,覆蓋面積擴大100倍。其次是對海量連接的支撐能力,NB-IoT一個扇區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目前全球有約500萬個物理站點,假設全部部署NB-IoT、每個站點三個扇區,那么可以接入的物聯網終端數將高達4500億個。 NB-IoT的功耗更低 NB-IoT的功耗,僅為2G的1/10,終端模塊的待機時間可長達10年。NB-IoT構建于蜂窩網絡,只消耗大約180KHz的帶寬,可直接部署于GSM網絡、UMTS網絡或LTE網絡,以降低部署成本、實現平滑升級。終端模塊成本方面、現階段有望降至5美元之內,未來隨著市場發展帶來的規模效應和技術演進,成本還有望進一步降低。 為什么NB-IoT沒有預期的省電?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手機屏幕右上角有一個信號強弱指示,有時滿格,有時一格或者干脆無信號,也就是我們常所說的手機沒服務,無網絡。真實的原因就是手機接收不到或接收到的基站(鐵塔)信號太小,無法識別了。通常基站天線都安裝在樓頂,鐵塔等固定的位置,手機能接收到的基站的信號強度和手機與基站天線的距離,方位和是否有遮擋有關。如果距離遠或有物體遮擋,手機收到的信號就小,同樣,你的發射信號功率就要大。如下圖所示,手機在位置1時,距離基站天線近,收到其信號就強(-65),發射也較小(8);而在位置2時,距離基站天線更遠,接收信號就弱(-93),因此發射功率也就要更大(20)。 就功耗而言,接收的信號差,發射的功率就大,消耗的電量就多。
基站信號模型.png (71.96 KB, 下載次數: 73)
下載附件
2018-7-30 16:43 上傳
接收的信號差,無外乎兩個原因,1)基站發射覆蓋強度不夠;2)基站覆蓋良好,但質量差;如下為我們選擇測試的兩個區域體現場強和質量情況,我們發現就路面覆蓋而言,NB-iot 場強覆蓋(RSRP)良好,大部分在-65dBm以上;但就質量而言(SINR),我們發現區域大部分存在低SINR
RSRP覆蓋圖.png (83.34 KB, 下載次數: 58)
下載附件
2018-7-30 16:43 上傳
CINR覆蓋圖.png (108.36 KB, 下載次數: 74)
下載附件
2018-7-30 16:43 上傳
所以一套支持質量評估的便攜性的NBIoT信號測試儀,很有必要,它是工程安裝人員檢測信號的必要工具,是NBIoT網絡優化人員發現網絡問題的有力武器,下面就介紹一款NB測試儀的應用及優勢; 應用場景: 基于NB-IoT的智能水表、電表、燃氣表、智能停車、智慧農業、共享單車等產品的安裝與維護以及運營商優化測試分析;
應用場景.png (266.44 KB, 下載次數: 69)
下載附件
2018-7-30 16:43 上傳
RainbowNBIoT測試儀的優勢:
封閉環境應用.png (152.53 KB, 下載次數: 53)
下載附件
2018-7-30 16:43 上傳
Ø 利用藍牙優勢測試實際應用場景NB網絡覆蓋情況; Ø 電表盒子關閉前后RSRP、SINR等質量差別明顯;
|